手散千金才不尽,老来风月最关身。
浮名何似生前酒,豪气还寻客裹春。
差喜先生能作达,剧怜吴女亦工嚬。
词流谁擅言情者,遮莫花翁是异人。
手散千金才不尽,老来风月最关身。
浮名何似生前酒,豪气还寻客裹春。
差喜先生能作达,剧怜吴女亦工嚬。
词流谁擅言情者,遮莫花翁是异人。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戏赠王又点》。诗人以轻松戏谑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王又点的赞赏和调侃。首句“手散千金才不尽”,描绘了王又点豪放不羁、才华横溢的形象,即使挥洒千金也毫不吝啬。接着,“老来风月最关身”暗示了王又点在年迈之时仍醉心于风花雪月的生活,享受人生。
“浮名何似生前酒”一句,诗人认为世俗的名声比不上与朋友畅饮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名利的淡泊。接下来,“豪气还寻客裹春”进一步赞美王又点的豪爽性格和对春天美景的热爱。
“差喜先生能作达”中的“作达”意为豁达开朗,诗人欣慰王又点能够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而“剧怜吴女亦工嚬”则借吴地女子的娇媚,侧面烘托出王又点的魅力,表达诗人对他的欣赏。
最后两句“词流谁擅言情者,遮莫花翁是异人”,诗人将王又点比作“花翁”,即懂得欣赏生活之美的人,暗示他在诗词创作中也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无人能及。
整首诗通过幽默的笔触,既赞扬了王又点的个性与才华,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
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
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
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
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
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
努力崇令德,毋谓名可贱。
鳞次岁方献,骀荡化攸同。
冻树荷灵曜,潜颖熙朝融。
乘木政且平,升阶泽斯丰。
奉三超神理,吹万等玄功。
既渐八埏外,复被九垠中。
泰来有畴祉,时往无再逢。
牵世讵婴网,司晨犹在笼。
效知匪患位,处才俾休躬。
谁谓一羽弱,飏之戾层空。
惧贻抢榆笑,愿托扶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