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
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
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
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
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
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
努力崇令德,毋谓名可贱。
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
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
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
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
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
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
努力崇令德,毋谓名可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勉励。
首句“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回忆起过去与友人的相聚,从吴地而来,表达了深厚的友情。接着,“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描绘了友人分别后各自踏上不同旅程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感伤。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在帝都的生活中,得到了友人的推荐和赏识,暗示了友人间的相互提携与支持。接下来,“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则进一步描绘了友情的深厚,如同珍贵的金玉与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表现了友情中的相互关怀与共度欢乐时刻,无论是忧愁还是快乐,都能与友人一同分享。随后,“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强调了长久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感情不变。
最后,“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分别在即,也希望能再次相遇。面对离别,“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泪水如雨下落,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哀伤。
“努力崇令德,毋谓名可贱”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辞,希望他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高尚的品德,不以名利为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