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砺》
《十六砺》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双眼荒荒不寐时,冥搜俊杰慕夷齐。

谶符铁券虏当灭,梦出玉清天亦低。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

(0)
鉴赏

此诗《十六砺》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以“双眼荒荒不寐时”开篇,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景。接着“冥搜俊杰慕夷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谶符铁券虏当灭”,诗人借预言和象征之物,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梦出玉清天亦低”,则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城市与乡村的夜晚景象,同时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城市中的宁静被突然的声响打破,而乡村的寂静则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和平生活的向往。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改变现状、实现理想抱负的渴望。他深情地怜悯着国家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谁能搭建起通往希望的万丈高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题高寺丞竹

虚怀延伫半生心,寥廓相逢恨转深。

云合洞庭鱼鸟散,弦鸣清庙管鼗沉。

吴刚月殿鸾空舞,丁令辽阳鹤错寻。

馀慨欲论犹未得,天涯别后听遐音。

(0)

鹿涧鸣泉

灵源清驶小山幽,云里喧豗万壑秋。

毁角有时来顾鹿,吐漦何处伏潜虬。

寒声动地因风远,晴色翻空激雪流。

愧我十年尘土梦,饮牛空忆此泉头。

(0)

舟行三叉河

鸡笼回首白云间,西入三叉路几湾。

天际两峰青似染,舟人遥指是含山。

(0)

晚渡淮

日晚渡黄河,风清浪花小。

舟势疾于飞,移时入淮口。

(0)

舟中遇同年吴圯宪副往洮泯兵备问余彼中风俗赋此答之

洮泯苦寒地,自昔号西戎。

板屋家家是,毡裘处处同。

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

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

(0)

寓榆林送彰武伯杨总戎出塞

桓桓窦车骑,兵略孔明才。

喜睹军声振,应知虏气摧。

晓经月支水,宵上白登台。

会扫边氛尽,燕然勒石回。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