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二》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二》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

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

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

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0)
注释
水寒:形容潭水冰冷,象征心境清冷。
潭见心:潭水清澈,映照出诗人心中的情感。
木落:树叶凋零,象征季节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万里不隔物:形容空间虽远,但万物相连。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希望和开始。
月窟:月亮的隐秘之处,可能象征理想或追求的目标。
不负:不辜负,表示坚定的承诺。
区区五十一:可能指数量少,也可能强调个人的微小贡献。
翻译
潭水寒冷映照出内心,树木凋零山骨显现无遮蔽。
此刻我深信天之无垠,即使万里之遥也阻隔不了万物的联系。
我解开衣物挂在日出处的扶桑树上,伸手去探索月亮的洞穴。
我不会辜负仁义之心,哪怕微小如五十一这个数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二)》,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仁义之心的坚守。首句“水寒潭见心”描绘了潭水寒冷,清晰地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清澈,如同潭水映照内心。次句“木落山露骨”则通过落叶显露出山体的骨骼,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裸露。

接下来,“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传达出诗人对天地广阔无垠的理解,即使相隔万里,万物之间仍有内在的联系。诗人进一步借“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表达自己超脱世俗的决心,意欲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仿佛能穿越天际,探索月宫。

最后两句“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虽身处世间,但秉持仁义之心,即使生活简朴,也无怨无悔,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怀嘉则宾父伯翼长文田叔仲初郑朗诸君

相思公子住岩阿,岁岁衣裳剪薜萝。

水溅山花春屐冷,僧归湖雨暮钟多。

犬能爱客沿溪送,猿不惊人带月过。

讵用移文心自愧,云青沙白奈君何。

(0)

登铜井最高顶望太湖

五月辞人喧,浮舟信沿洄。

连雨忽澄霁,千崖洗莓苔。

遂登铜井巅,旷望无氛埃。

川豁波浩浩,云卷天地开。

飞流洒空中,长飙荐惊雷。

却顾西落日,松声暝猿哀。

于此若可憩,抚景相徘徊。

(0)

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韵·其一

法曹清杀大堤傍,路入荷花不觉长。

为惜六朝余绮丽,还邀群彦醉壶觞。

烟轻故罩新开粉,风细时吹不断香。

彩耽底须愁荡却,文鸳偏自解成行。

(0)

雨花台观月

高台上与碧云齐,坐看冰轮出海西。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

灯悬村落昏初见,帆出江烟远欲迷。

疑向广寒归路晚,满身风露夜凄凄。

(0)

七月望夜亭上

城外重湖已合围,双流分月泻青辉。

积阴遂见秋风起,行潦休惊海水飞。

袅袅银河低案户,涂涂玉露稍沾衣。

季鹰元不营当世,岂为鲈鱼始忆归。

(0)

谷日感怀

谷日条风喜及晴,东皋南陇已春生。

少从剑客游三辅,老傍田家卜五行。

衣食有端终岁计,江山信美故园情。

蹉跎十亩桑阴地,惭愧花林鸟劝耕。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