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与碧云齐,坐看冰轮出海西。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
灯悬村落昏初见,帆出江烟远欲迷。
疑向广寒归路晚,满身风露夜凄凄。
高台上与碧云齐,坐看冰轮出海西。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
灯悬村落昏初见,帆出江烟远欲迷。
疑向广寒归路晚,满身风露夜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观赏月出的景象。首句“高台上与碧云齐”,写出了地点之高,视野开阔,仿佛与天空中的云彩相接。接着,“坐看冰轮出海西”描绘了月亮从海平面升起的壮观画面,将月亮比喻为冰轮,形象生动。
“吴苑参差双阙迥,楚天高阔万峰低”两句,通过描绘吴苑(古代江南地区)错落有致的楼阁和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峰,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烘托出月光洒下的宁静氛围。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空间的深远和广阔。
“灯悬村落昏初见,帆出江烟远欲迷”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乡村景象,灯火点点,江面帆影摇曳,增添了神秘而朦胧的美感。最后一句“疑向广寒归路晚,满身风露夜凄凄”,诗人借月联想到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表达了对月色的深深沉醉以及夜晚凉意中流露出的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雨花台观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花台月夜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骅骝与款段,赋形岂殊理。
临风扬玉鞭,望影不能止。
流电灭前光,疾风生后趾。
霜花碎碧蹄,削竹立双耳。
不辞血汗力,肯受鞭策耻。
嗟尔渥洼儿,感泣孙阳子。
驰骋风尘间,报效在知己。
安得横四海,与尔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