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薄面目,结交忌浮沉。
与我千黄金,不若一知心。
知心之可贵,愈于璧与琛。
丹花为君笑,曲涧为君吟。
世患无钟期,不患无良琴。
我有一盍簪,与子表素襟。
谁言将西归,我当溉釜鬵。
处世薄面目,结交忌浮沉。
与我千黄金,不若一知心。
知心之可贵,愈于璧与琛。
丹花为君笑,曲涧为君吟。
世患无钟期,不患无良琴。
我有一盍簪,与子表素襟。
谁言将西归,我当溉釜鬵。
这首诗表达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知音难求的主题。诗人以“处世薄面目,结交忌浮沉”开篇,强调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真诚和深度比表面的交情更为重要。接着,“与我千黄金,不若一知心”,进一步阐述了知音的珍贵,认为与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相比,再多的财富也显得微不足道。
“知心之可贵,愈于璧与琛”进一步强调了知音的价值超过任何物质财富。“丹花为君笑,曲涧为君吟”则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知音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仿佛花朵为知音绽放笑容,山涧溪流也为知音吟唱。
“世患无钟期,不患无良琴”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认为世间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好的乐器(比喻知音),而是缺少能够欣赏和演奏美妙音乐(比喻友谊)的人。最后,“我有一盍簪,与子表素襟。谁言将西归,我当溉釜鬵。”诗人表示自己愿意与知音共享纯洁的心灵,即便将来分别,也会像灌溉锅和灶一样,保持心灵的滋养和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和珍视,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寻找和保持知音的不易。
子初至我邦,受命蜀行台。
群士森如林,手自拣条枚。
试席莫敢哗,棘门乃大开。
知是诤臣乡,所出非凡材。
益州外南宫,将遣与计偕。
诏书选主司,帝谓汝往哉。
深喜与子逢,再持钧石来。
因得享成事,笑歌杂诙谐。
秋风吹帽裙,白露入酒杯。
饮我玻瓈江,泻子琼瑰怀。
相看语不厌,预忧归驾催。
巴蜀久彫敝,伤哉远朝廷。
大道舞狐狸,嘉谷困蝗螟。
我尝行其野,所在闻惟腥。
叹息莫能救,熟视涕泪零。
今年不自意,属当按邦刑。
平时语云何,敢遽忘生灵。
拟于万仞渊,挠以一寸筳。
贤者相告戒,安坐看空囹。
愚者顾之笑,谓我不自宁。
我非恶静乐,独行苦伶仃。
糜费廪中粟,奔走閤前铃。
恐如执金椎,而诵麦青青。
果欲中世用,诸公乃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