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窠那畏主林神,小摘筠篮手自亲。
旋转注汤云作脚,缤纷出磨曲为尘。
睡魔已战三竿日,诗社聊尝一信春。
不把膏油涂首面,要须色里认天真。
露窠那畏主林神,小摘筠篮手自亲。
旋转注汤云作脚,缤纷出磨曲为尘。
睡魔已战三竿日,诗社聊尝一信春。
不把膏油涂首面,要须色里认天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作品,题为《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品茗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首句“露窠那畏主林神”表达了诗人对采摘茶叶的轻松态度,不拘泥于礼节,仿佛连林中的神灵也为之欣喜。接下来的“小摘筠篮手自亲”则写出诗人亲手采茶的亲切与专注。
“旋转注汤云作脚,缤纷出磨曲为尘”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注水时的蒸汽比作云朵,研磨茶叶的动作形容为尘埃般细腻,形象地展现了泡茶的过程。诗人通过品茶,暂时忘却了“睡魔”,甚至到了“三竿日”还未醒来,足见茶香的魅力。
“诗社聊尝一信春”暗指诗人与朋友相聚品茶,共享春意,诗社聚会也因茶而增添了几分诗意。最后一句“不把膏油涂首面,要须色里认天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真的崇尚,他更愿意从茶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而非世俗的修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茶为媒介,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意境淡雅。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
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
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目相看能几时。
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谓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足,谁保容颜无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