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辞人喧,浮舟信沿洄。
连雨忽澄霁,千崖洗莓苔。
遂登铜井巅,旷望无氛埃。
川豁波浩浩,云卷天地开。
飞流洒空中,长飙荐惊雷。
却顾西落日,松声暝猿哀。
于此若可憩,抚景相徘徊。
五月辞人喧,浮舟信沿洄。
连雨忽澄霁,千崖洗莓苔。
遂登铜井巅,旷望无氛埃。
川豁波浩浩,云卷天地开。
飞流洒空中,长飙荐惊雷。
却顾西落日,松声暝猿哀。
于此若可憩,抚景相徘徊。
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登铜井最高顶望太湖》描绘了五月间乘船出游,沿途经过连绵阴雨后,山崖焕然一新,莓苔洗净的景象。诗人登上铜井之巅,视野开阔,只见江河波涛汹涌,云雾翻滚,仿佛天地间豁然开朗。飞瀑如空洒落,伴随着疾风惊雷,增添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回首西望,夕阳西下,松涛与暮猿的哀鸣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在此处流连忘返,表达了对美景的深深陶醉和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高望远时的豪情与自然的和谐,富有诗意。
尽乘船骑马,甚客里、光阴虚掷。
无多薄游,真飞鸿过翼。雪爪留迹。
且住为佳耳,尚梅花千百,湖山香国。
离居纵遣伤兰泽。今日桃蹊,明朝柳陌。
春来更当追惜。奈镜台病后,遥念窗槅。酒阑人寂。
望江天空碧。鱼雁沈沈,忒无信息。布帆明日行客。
似前月浮梁,迢迢何极。蒙头睡、不掀巾帻。
浑不管、重利商人轻别,鼾声床侧。
离魂共、上下潮汐。只景纯、未取文通笔,差能赋得。
小倚银屏侧。偷眼觑、斜阳楼阁,红丝绣出。
诉尽痴情诗一纸,燕子偏能衔得。
生只愿、成灰成骨。
似水年华飘泊也,替麝香、青写愁痕迹。
叹此事,真凄绝。歌残玉树伤时节。
没奈何、酒浇红豆,临波争掷。
文采南朝今渺矣,一一胸前扪历。
忽听得、紫箫声咽。
侬是朱兰难著土,被东风、点点吹成血。
那忍对,伊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