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鱼跃鸢风。
此理昭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鱼跃鸢风。
此理昭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这首诗名为《减字木兰花(其十九)》,出自北宋词人沈瀛之手。沈瀛的词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其在诗歌创作上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赋予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定而后止”,表达了一种停下脚步、稳健前行的心态,似乎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在行动之前要有所坚持和决断。紧接着的“善到止时心地喜”则透露出一种满足与喜悦,当事情发展到一个适宜的终点时,内心会产生一份难以言说的愉快。
第三句“鱼跃鸢风”,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一幕。鱼跳浪花,象征着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生活中的活力与动态变化。此处借物表意,寓意深远。
“此理昭然上下通”一句,则是在阐述一种普遍的法则或道理,这种规律不仅在高处可见,在低处同样适用,无所不在。这种对宇宙秩序的认知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好如好酒”用美酒比喻那些美好的时光或事物,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发芬芳,这里也许在暗示生活中的某些经历与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流转变得更加珍贵。
第六句“欲似人常心欲寿”表达了对于生命长久和永恒的向往,人们总是希望美好的时光能够持续下去,不愿意看到其终结。这不仅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死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最后,“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则是在提出一个问题,到了这个地步,又该如何呢?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该如何应对;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治理国家、管理家庭的智慧与方法提出了疑问。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感悟,是一篇融情感与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咨汝蜜官,奉使寻花,金翼傅之。
看明明冠帻,与蝉为友,纤纤针尾,以蝎为师。
果有君乎,俨然王者,一日两衙犹汉仪。
君何幸,并桃虫名字,写入周诗。春风户牖□离。
羡一寸楼台结构奇。
笑年年卜宅,经营蜡塞,朝朝衔蕊,回避蛛丝。
春苑探芳,冬房割蜜,辛苦甘甜都为谁。
尊王处,把幽兰冠首,驮得香归。
问湘筠,带来多少啼斑。
织就万缕冰丝,浅浅漾情澜。
里面看人了了,甚外边窥玉,如月笼烟。
与月中花影,风中粉絮,终日缠绵。
梳头未竟,石榴一点,红透侬边。
燕子猜详,谁扶起、洞庭春水,低挂南檐。
深深窣地,放玉钩、银蒜长闲。
算好物、宜诗宜画,阑干和汝,无限流连。
飐西风,蛛网飘丝上帘竹。
藜床睡起,满天凉雨梅初熟。
秦?语涩,楚衣香润,小槅蝉纱秋烟绿。
更晚来滴碎芭蕉,故与尊前破幽独。遥嘱。
乍疏仍密,似喧还静,画舫斋头泻鸣玉。
夜夜总如秋夜,与君同剪西窗烛。
风亭水榭,梦里江南,忆否潇潇吴娘曲。
待晓晴倚楼,凝望远岫,烟鬟赛新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