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往古,高题崇号重来今。
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往古,高题崇号重来今。
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开篇“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长河的感悟,以及通过泉水洗净内心的愿望。这里的“一脉泉”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力量,而“洗尽半生心”则是诗人希望将尘世的烦恼与杂念一扫而空,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清洁和宁静。
接着,“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他希望自己的善行能够惠及众人,并且这种善行的深度要像泉水一样深不可测。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道德理想的向往。
“圣母慈灵昭往古,高题崇号重来今”两句,诗人通过对古代圣母形象的颂扬,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传统的尊崇,以及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弘扬和发扬。这里的“圣母慈灵”可能指的是某种神圣母亲的形象,而“高题崇号重来今”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美德的追求和传承。
最后,“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两句,描绘了诗人参拜完毕,站在高处眺望所见之景象。这里的“秋无际”给人一种时间静止、边际模糊的感觉,而“目极西城万亩阴”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泉水、善行、古代圣母形象以及自然景观的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越凡尘、回归自然与精神本真的意境。诗人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蕴深长的佳作。
卖花时节,正轻风园榭,弄晴池馆。
绪语匆匆言不尽,穿得翠迷红乱。
华屋门高,主人恩重,旧垒还堪恋。
昭阳何处,望中清梦初断。
长是泪洒东风,天涯无主,谁与寻方便。
冷落孤身飘瀚海,倦翼不堪频展。
绛缕年深,云轩事渺,老去知人厌。
多情帘影,日高为我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