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吏苦侵寻,名园惬素心。
晚风随径曲,秋色入林深。
家酿开桑落,山翁卧竹阴。
柘枝歌正好,小妓莫停斟。
傲吏苦侵寻,名园惬素心。
晚风随径曲,秋色入林深。
家酿开桑落,山翁卧竹阴。
柘枝歌正好,小妓莫停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探访名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傲吏苦侵寻,名园惬素心。”以“傲吏”自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官场却保持高洁之志,不为世俗所累的心境。名园则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家园,与他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性相契合。
颔联“晚风随径曲,秋色入林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晚风轻拂,沿着曲折的小径缓缓而来,仿佛引领着人深入幽静的林间,感受秋意的深沉与丰富。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颈联“家酿开桑落,山翁卧竹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家酿的醇香与桑落酒的美名相映成趣,山翁悠闲地躺在竹荫下,享受着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美食和自然环境的热爱,更蕴含了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
尾联“柘枝歌正好,小妓莫停斟。”以柘枝舞的欢快氛围收尾,暗示了诗人在名园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欢愉。小妓的斟酒动作不停,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时光添上一抹热烈的色彩,整个场景洋溢着欢乐与和谐的气息。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
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无尽兴。
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
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
铜鞮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
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
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
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
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
木犀天气,何事爽逼夹衣重。
长记呼韩塞下,每向飞廉声里,占见马蹄东。
今且闭门睡,都不管山翁。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
纷纷成败,任取勋业纪南宫。
幸得明朝无雨,定是中宵有月,莫放酒尊空。
起舞弄庭叶,清影伴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