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移月色爽人看,雨趁潮声迅拍栏。
自是与民同乐地,何妨一整复前欢。
云移月色爽人看,雨趁潮声迅拍栏。
自是与民同乐地,何妨一整复前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画面。"云移月色爽人看",诗人通过移动的云彩和明亮的月光,传达出夜晚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雨趁潮声迅拍栏",则以雨点随着潮水声落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夜晚的节奏和动态,仿佛能听到雨点敲击栏杆的声音。
"自是与民同乐地",表达了诗人对地方的认同,认为此地是与百姓共享欢乐的地方,流露出一种亲民和乐政的理念。"何妨一整复前欢",诗人进一步提出,既然这里是民众的乐园,不妨恢复过去的欢乐时光,展现出一种积极修复和提升民众幸福感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为官理念和对民生的关注。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妄,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伴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倍,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渔人攘臂下前汀,荡漾清波浮两腋。
藕梢菱蔓不容网,箔作长围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踊跃长鱼一夫力。
柳条穿颊洗黄金,鲙缕堆盘雪花积。
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食罢相携堤上步,将散重煎叶家白。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
身随造化不复返,忽若野雀逢苍鹰。
当年碑刻最深固,风吹土蚀消无棱。
遗文漫灭雨中迹,翠石断裂春后冰。
古坟欲毁野庙废,行人不去征鞍凭。
书生耽玩立风雪,饥驴厌苦疲奴憎。
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缯。
不如好事孙太守,牛车徙置华堂登。
绕墙罗列耀圭璧,罢宴起读留宾朋。
却思遗迹本安在,原隰处处荒榛藤。
田夫野老谁复顾,鬼火夜照来寒灯。
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