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安道尚书生日》
《张安道尚书生日》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妄,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伴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倍,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āndàoshàngshūshēng
sòng / zhé

chūsāncháowàngzūnhuáiyáng退tuìxuānfán

chónggāobiànzhījiēānfēngpínqiāncún

shìshìzhíláojiùguīxīnyànmíngfān

chìsōngzuòlángōngsuīqièbáiyōushísuǒdūn

réngāoshānniánbǎoqiūféngshēngyíngmén

zhīgōngzhīmìngshēndǎoliáowèishēnglíng寿shòuzūn

注释
出入:进出。
三朝:多个朝代。
望愈尊:声望更显赫。
淮阳:地名, 指隐居之地。
退卧:隐居。
避喧烦:避开纷扰。
崇高:高位。
风俗:社会风气。
气独存:志气独立。
世事:世间事务。
劳旧德:倚仗德高之人。
厌名藩:厌倦名声。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功虽切:渴望相伴。
义所敦:情怀深切。
仁比高山:仁德如山。
秋逢生日:生日在秋季。
喜盈门:满门欢喜。
知公知命:深知天命。
无祷:无需祈求。
聊为:姑且。
生灵:百姓。
举寿樽:举杯祝寿。
翻译
在三个朝代中进出,声望更加显赫,他在淮阳隐居以避开纷扰
遍尝高位后深知虚幻,面对风俗变迁,他的志气依然独立
世间事务需倚仗德高之人,他归隐之心并不厌倦于名声的羁绊
尽管渴望与赤松仙人相伴,但忧国忧民的情怀更为深切
仁德如高山,岁月增长,生日之时满门欢喜
深知天命,无需祈求,姑且为黎民百姓举杯祝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张安道尚书庆生之作。诗人首先赞扬了张安道在多个朝廷中地位日益显赫,但他选择退居淮阳以避开世俗的纷扰,显示出他的淡泊和高尚品格。接着,诗人感慨张安道历经世事沧桑,但其志向和气节始终如一,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深沉而真挚。他希望张安道能继续以德行影响世人,同时表达了对张安道在老年仍心系国家的敬佩。

诗中提到的“赤松”典故,暗指张安道追求仙道的愿望,但苏辙认为,即使追求成仙,张安道的仁爱之心更为可贵。在张安道生日之际,诗人祝愿他身体健康,满门喜庆,并表示自己无需祈祷,只是借祝寿之机,为百姓举杯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对老友的深深敬意和诚挚祝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戏为双松图歌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0)

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

湖月供诗兴,岚风费酒钱。

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

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0)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其二

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

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盆池有鹭窥蘋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江汉欲归应未得,夜来频梦赤城霞。

(0)

眼病二首·其二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0)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

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0)

春词

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鞋。

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