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发明濯濯,江蓠复田田。
蘼芜独何为,零落朝露先。
深塘会有涯,别木仍有颠。
条风江上行,忧来悄无边。
罗衣怯素体,斋沐况经年。
尝以兰蕙心,喻作金石坚。
谁谓胶与漆,中道成弃捐。
不食莲菂苦,焉知萍实妍。
不叹蒲柳老,翻疑雨露偏。
人影乱止水,飞魂逐榆烟。
大堤回辇处,合沓生苔钱。
愁闻歌绿水,往古皆共然。
石发明濯濯,江蓠复田田。
蘼芜独何为,零落朝露先。
深塘会有涯,别木仍有颠。
条风江上行,忧来悄无边。
罗衣怯素体,斋沐况经年。
尝以兰蕙心,喻作金石坚。
谁谓胶与漆,中道成弃捐。
不食莲菂苦,焉知萍实妍。
不叹蒲柳老,翻疑雨露偏。
人影乱止水,飞魂逐榆烟。
大堤回辇处,合沓生苔钱。
愁闻歌绿水,往古皆共然。
这首诗描绘了塘边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忧愁。首句“石发明濯濯,江蓠复田田”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塘边石块清晰可见、江蓠茂盛生长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着,“蘼芜独何为,零落朝露先”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蘼芜独自凋零的感慨,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深塘会有涯,别木仍有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塘边的广阔与树木的摇曳,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接下来,“条风江上行,忧来悄无边”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面对江上的微风,忧愁如潮水般无边无际,难以排遣。
“罗衣怯素体,斋沐况经年”则通过服饰和宗教仪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努力。“尝以兰蕙心,喻作金石坚”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坚韧的兰蕙之心,象征着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谁谓胶与漆,中道成弃捐”一句,借胶与漆的比喻,表达了对感情或友谊在中途断裂的无奈与痛惜。“不食莲菂苦,焉知萍实妍”通过莲菂与萍实的对比,强调了经历苦难后才能真正理解美好事物的价值。
“不叹蒲柳老,翻疑雨露偏”则通过蒲柳的衰老与雨露的偏爱,反思了命运的不公与世态炎凉。“人影乱止水,飞魂逐榆烟”描绘了人影在静水中倒映的混乱与灵魂随榆烟飘散的虚无感。
最后,“大堤回辇处,合沓生苔钱”以大堤上的苔藓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愁闻歌绿水,往古皆共然”则以绿水之歌引发的愁绪,引申出对过去岁月共同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塘上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渡江羁宦襄江北,红尘染尽春衫色。
春畬辍耕草苒苒,瘦妻病馀废组织。
官仓得粟何常饱,清夜饥肠吟唧唧。
西风吹梦到故乡,千里关山云水白。
可怜夺却田园乐,何异万金输一掷。
乱辙曾无长者车,经年不造先生席。
张侯少年二陈俊,倾盖能如旧相识。
凉秋夏日数来过,要与六经生羽翼。
贫家虽无樽酒欢,小径曾锄待三益。
剧谈莫问井阑干,坐须山月吐半璧。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尘埃汩汩岁将暮,霜雾濛濛昼不开。
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
君恩早晚粗酬了,粝饭敝裘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