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柳中庸》
《留别柳中庸》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古风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biéliǔzhōngyōng
táng / duān

chóuchàngliúshuǐshíxiāotiáobèichéng
rénchūtínghánshù

jiānghǎizhèngfēngxiāngféngzàichù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忧郁心情,面对流水之时,感慨萧条孤寂之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感情的一种投射。"背城路"三字,勾勒出一幅离别之境,城代表着繁华与集体的生活,而背离它,则意味着孤独与边缘。

"离人出古亭"一句,古亭常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离别亲朋好友,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痕迹中,这种离别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

接下来的"嘶马入寒树",通过对马嘶叫声和入冬枯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马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甘与哀伤;寒树,则是自然界中生机已尽的象征。

"江海正风波"一句,直接点出了外部环境的动荡不安。这里的"江海"代表广阔无垠,而"风波"则是动乱的写照。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

最后,"相逢在何处"一问,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迷茫。在这个问题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但这种慰藉又仿佛遥不可及。这里的"相逢"不仅是对肉体之遇的一种渴望,更是对心灵之遇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每一个意象都经过精心挑选,每一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借景抒怀”的高超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观参寥手书

雕飞鸷举百篇诗,谁是浮屠妙总师。

若把贯休齐己论,风流惟有大苏知。

(0)

九江庾楼作·其二

结架思梁日,登临忆汉年。

佳游惊我老,孤思为谁牵。

春水江湖大,夕阳天地偏。

萋萋青草外,何处是秦川。

(0)

山下

山下人门白板扉,畦蔬绕屋水田肥。

五更花信雷初动,一月春晴燕未归。

官满不储囊粟俸,儿寒犹补海图衣。

山禽不语如相好,听我劳歌赋式微。

(0)

出船

笔床茶灶且追随,不管征尘涴客衣。

三百里秋诗卷里,担头挑得大湖归。

(0)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其二

旧嫌诗被西湖隔,一笑谁教却此同。

为有简书闲不得,不知吟鬓又秋风。

(0)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其一

何掾向来吟有阁,杨家今日筑为楼。

看他压尽凡花倒,只放诗人出一头。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