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昔战斗,风尘天地昏。
皤皤释耕叟,赫赫刺史轩。
邂逅相勉慰,故有遗安言。
君今际升平,乐志居田园。
积书千万卷,义方教儿孙。
庶几骋康庄,而无倾覆辕。
所遗有如此,何必同鹿门。
龙虎昔战斗,风尘天地昏。
皤皤释耕叟,赫赫刺史轩。
邂逅相勉慰,故有遗安言。
君今际升平,乐志居田园。
积书千万卷,义方教儿孙。
庶几骋康庄,而无倾覆辕。
所遗有如此,何必同鹿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通过“龙虎昔战斗,风尘天地昏”两句,诗人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比作龙虎争斗,使得天地为之变色,以此渲染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着,“皤皤释耕叟,赫赫刺史轩”两句则形成鲜明对比,皤皤老者象征着平静与朴素的生活,而赫赫刺史轩则代表权力与显赫,两者并置,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邂逅相勉慰,故有遗安言”,诗人通过描述老者与权贵之间的偶然相遇,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传递出一种关于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老者的话语中蕴含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后辈的教诲,强调了在动荡时代中寻找内心安宁的重要性。
接下来,“君今际升平,乐志居田园”两句转向了对当下和平时代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在安定环境中追求个人志趣的愿望,选择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和平时代带来的幸福与满足感。
“积书千万卷,义方教儿孙”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和平时期,知识积累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还能传承道德与智慧,教育下一代,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
最后,“庶几骋康庄,而无倾覆辕”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在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同时,保持稳定与平衡,避免因过度追求而导致的失败或崩溃。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劝诫,也是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期待。
“所遗有如此,何必同鹿门”则是对前文提到的老者的教诲的总结,强调了在追求理想与生活时,应以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为重,不必盲目追随他人,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寓言的手法,深刻探讨了个人与社会、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三尺布,踰仞竿。
太学诸生朝举幡,谁其救者司隶冤。
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
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
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
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
庶为邦家保廉耻。
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
蓬莱宫中夜飞雪,蓬莱宫外春泉决。
宫娥起听漏声乾,小阁红灯半明灭。
阑干十二堆琼瑶,君王禦寒犹服貂。
殿前内侍挝鼓急,报道銮舆视早朝。
银烛影随花絮舞,煖云香逐佩环飘。
街头父老呼万岁,东楼那惜千钱费。
呼朋酌酒话丰年,不道今年米腾贵。
君王重念万物槁,亦谓此是民之宝。
三春宜麦夏宜禾,特敕六宫无汛扫。
小臣更望风雨时,一亩还收千种稻。
官不催租吏不讨,肩负牛车满官道,小臣坐食饥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