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从师友间,雅意效一得。
中年弹尘冠,欲起复回惑。
初无辅时具,吾责良易塞。
即今禹绍舜,群俊萃王国。
臣犹自知之,环省每悯默。
少从师友间,雅意效一得。
中年弹尘冠,欲起复回惑。
初无辅时具,吾责良易塞。
即今禹绍舜,群俊萃王国。
臣犹自知之,环省每悯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为《和陶渊明二十首(其十八)》。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向师友学习,追求高雅志趣,希望能有所成就。然而到了中年,他感到世事纷扰,想要改变却陷入困惑。诗人反思自己缺乏辅佐时势的能力,对于国家的治理感到责任重大,却又力不从心。他以禹继舜的典故,暗示当世英杰众多,而他自己对此深感忧虑,常常默默反思。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抱负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买园惟种竹,身与竹为俦。
一径白云里,千竿清吹幽。
江亭朝对雨,水榭早迎秋。
翠袖天寒倚,朱弦日暮愁。
风因故人至,月为此君留。
逸驾今谁并,前身是予猷。
人多嫌寂寞,吾独慕清修。
苦节长如此,虚心不外求。
琴樽忘老病,几席共绸缪。
岁晚根逾固,霜繁花益稠。
山空鹧鸪怨,海阔凤凰忧。
高志宁须待,深栖且自谋。
何因孤兴发,吹笛上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