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窗前薝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居士窗前薝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次栀子花韵》,他以居士窗前的薝卜花(可能是指栀子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的香气与美态。首句“居士窗前薝卜花”点明了场景,接着“清香不断逗窗纱”写出了花香缭绕的情景,如同在与窗纱嬉戏。
“伤和错诋风霜实”一句,诗人借花言志,表达了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即使面临风霜摧残,薝卜花依然保持其真实本色。接下来,“照夜偏怜玉雪葩”则形容了花朵在夜晚皎洁如玉,洁白无瑕,犹如雪中奇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将花比作琼树,暗示其高洁品质,而“金神端为发英华”则进一步强调了花的光彩夺目。然而,“世间俗眼便红紫”一句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往往只追求表面的艳丽,忽视了内在的美质。
最后,“试遣诗翁较等差”表达了诗人希望以诗歌来公正评价花的美,不被世俗眼光所左右,体现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寓理于物,富有哲理。
无功懒仕由堪酒,故向东皋事田亩。
自惭耕稼非老农,岁入何曾给糊口。
通功易事愧无术,谩辟书斋会乡友。
出技惭如鼯鼠穷,说法强为师子吼。
交游渐觉不在眼,老拙自知当缩手。
陈生慷慨真可人,文似良金胆如斗。
论交何止十年前,耐久遥期十年后。
把酒殷勤问黄菊,十年故旧宁多有。
士穷要使节义敦,不见韩公称子厚。
北窗捉笔书恶诗,醉中戏赠陈三九。
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
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
已作一宿客,渐为千里人。
吾亲白云下,回首一沾巾。
贤哉予外兄,厚德著乡里。
积善有天报,钟秀在吾子。
学问如驰马,著鞭殊未已。
西游不负盟,早早戒行李。
我昔居鹿岩,时来潜涧游。
西坡访觉老,终日为迟留。
高谈穷古今,满坐风生秋。
令我名利心,一听浑欲休。
论诗出古律,有唱无不酬。
篇章溢缣素,锦绣烂然浮。
此老岂易得,当于前辈求。
吾生限太晚,见师已白头。
儒释道不同,相从苦无由。
三年游金溪,兀坐颜常愀。
出门无游从,独赋临清流。
金溪可无僧,孰是西坡俦。
深房锁花木,妙供罗珍羞。
益作潜涧思,刚肠如转辀。
魂梦不自禁,夜夜飞山陬。
前日遇诸涂,一笑忘百忧。
相视未及语,归袖风飕飕。
别来能几时,不觉岁月遒。
闻师结莲社,旦莫事真修。
我狂似灵运,此志那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