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日行野,绮囊不一解。
只恐荷蒉人,亦是知音者。
抱琴日行野,绮囊不一解。
只恐荷蒉人,亦是知音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怀抱琴瑟,游历山野的隐士形象。他每日行走于自然之间,不为世俗所累,随身携带的绮囊似乎也未解开过,这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只恐荷蒉人,亦是知音者”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荷蒉人指的是隐居的贤士,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即使对方身份平凡,也可能理解他的心境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共鸣的生活态度,充满了隐逸之风和哲理意味。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
愁见飞灰细。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主、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
珍重萧生意。
家有古冢碑,近自田家获。
藏之五六年,未甚见省录。
古苔侵文理,封结殆莫识。
偶然嗟其穷,一一为磨剔。
始若漫无文,细寻适可读。
文云晋江纂,长夜垂兹刻。
贞石殊不用,块然但埏埴。
合葬无别铭,背面书反覆。
一字不涉华,本枝记明白。
二父遂兼书,于逌乃宗嫡。
考诸晋史篇,真是小出入。
字画亦崄劲,然不类镌斲。
汉魏尚丰碑,兹独何褊迫。
岂时丁丧乱,不暇如品式。
于时义熙季,处次实庚戌。
五胡剖中原,典午窜南极。
苟简理宜尔,宁诒不孝责。
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
历年七百馀,瞥尔驹过隙。
名节苟不传,埃化先瓦石。
寘兹当眼前,用代铭几席。
《江纂墓碑》【宋·孙起卿】家有古冢碑,近自田家获。藏之五六年,未甚见省录。古苔侵文理,封结殆莫识。偶然嗟其穷,一一为磨剔。始若漫无文,细寻适可读。文云晋江纂,长夜垂兹刻。贞石殊不用,块然但埏埴。合葬无别铭,背面书反覆。一字不涉华,本枝记明白。二父遂兼书,于逌乃宗嫡。考诸晋史篇,真是小出入。字画亦崄劲,然不类镌斲。汉魏尚丰碑,兹独何褊迫。岂时丁丧乱,不暇如品式。于时义熙季,处次实庚戌。五胡剖中原,典午窜南极。苟简理宜尔,宁诒不孝责。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历年七百馀,瞥尔驹过隙。名节苟不传,埃化先瓦石。寘兹当眼前,用代铭几席。
https://shici.929r.com/shici/Rxm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