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山水图长歌赠潘太守瑞徵》
《赋得山水图长歌赠潘太守瑞徵》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古风

华岳上逼层霄,可窥星斗之真迹。

黄河来自西极,长送昆崙之正脉。

绮霞彩虹灿一色,枫林岂让柿叶赤。

光映石岩好登陟,眼中胜景谁尽得。

薄暮翠岚藏秀月又黑,姑射仙子夜游信能识。

天与元精豁胸臆,后园独种蟠桃核。

仙果熟时未敢食,欲献圣皇咀味跻寿域。

汾水朝宗流不息,上方龙剑到手除荆棘。

更刬长安路平通,万国直臣共佐唐虞德。

渔樵各生计,官吏不虚职,澶州正对燕京北。

欲命良工写此图,高挂不出乎半间之壁。

主人坐赏最珍惜,神游中宵乘彼苍凉片月白。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名为《赋得山水图长歌赠潘太守瑞徵》。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岳的雄伟、河流的奔腾以及自然界的色彩斑斓。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山水之美与人间的祥和、官员的勤勉、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述了华岳与黄河的壮丽景象,接着描绘了绮霞、彩虹、枫林与柿叶的色彩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随后,诗人通过“光映石岩好登陟”一句,引出对登山赏景的渴望,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薄暮翠岚藏秀月又黑”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暗示了仙境般的存在。诗人进一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天与元精豁胸臆”,表达了自然与人心灵的契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后园独种蟠桃核”、“仙果熟时未敢食”等细节,展现了对长寿与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借“汾水朝宗流不息”、“上方龙剑到手除荆棘”等意象,表达了对正义与治理的向往。最后,诗人希望良工能绘制此图,悬挂于高处,供人欣赏,并表达了对潘太守的敬仰与祝福,希望他能像图中的山水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性美好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张都统怀古四首·其四

世浊求清笑屈平,时清把钓诧严陵。

行藏有道君应解,独倚危楼高处层。

(0)

芝产之五日有双莲生于东池亟往视之出水已二尺许园人云亦旦日所抽茎也复作三诗纪焉·其二

七层芝草煌煌秀,一本荷花两两芳。

无象太平人不识,天教卉木效珍祥。

(0)

再作云溪·其二

曳杖推门去,问讯西溪云。

超然人境异,佳气日氤氲。

(0)

龙渊二首·其一

蛰龙道已成,升降得自在。

渊无百尺深,窍穴通沧海。

(0)

朝中措

青山隐隐水斜斜。修竹两三家。

又是水寒山瘦,依然行客遍天涯。

天教流落,东西南北,不恨年华。

只恨夜来风雨,投明月、老却梅花。

(0)

归休亭·其三

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

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

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

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