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
伯喈声未尽,相如曲复新。
点徽还转弄,乱爪更留宾。
聊持一弦响,杂起艳歌尘。
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
伯喈声未尽,相如曲复新。
点徽还转弄,乱爪更留宾。
聊持一弦响,杂起艳歌尘。
这首诗描绘了在傍晚时分,主人邀请美人前来弹奏古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声的美妙与情感的交融。诗人巧妙地运用“伯喈”和“相如”的典故,借以赞誉琴艺之高超。琴声未尽之时,美人继续弹奏,曲调新颖,引人入胜。琴声与手指的轻盈动作交织,仿佛在与宾客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诗人以“一弦响”来概括琴音的悠扬,同时又融入了“艳歌尘”,暗示了音乐与歌声的和谐共融,营造出一种雅致而热烈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心的触动,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音乐美学的独特追求。
祭酒觥觥并故人,数行犹是劫前尘。
玉堂天上浑閒事,肠断沧桑旧侍臣。
华山碑碎剩拓本,鼎立海内如三峰。
选楼退庵各据一,苦较先后相雌雄。
中更燹劫百载近,神物隐现谁能踪?
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类来相从。
陶斋好古力能致,阮梁避席惭酸穷。
传观题识遍时彦,却炫得宝招村翁。
别来万事且休说,夜窗开匣光腾虹。
墨香纸色触已醉,字字峭过青芙蓉。
目眵神眩忽成四,险误赝鼎迷真龙。
过庭耳熟老卒觏,自诧此福天胡钟。
名书古画迭应接,三宿舍去真匆匆。
青溪绕廊蘸笔处,岳色留碧长双瞳。
我生三岁便随宦,龆龀已行天下半。
廿龄偕计始离亲,今汝速游未及冠。
寻常不违阿母膝,负笈城南梦辄唤。
临行欲语泪满衣,触我春晖肠寸断。
桑蓬有志例割慈,海市神山更壮观。
古书新法泱泱风,今日一家孰胡汉?
生成世好不挂眼,言大学疏是吾患。
出门攻错慎自求,开卷精华要常玩。
生迟敢望汝成速,及我两人犹老健。
荔支熟时海不波,准备年年刮目看。
西溪窈以曲,万绿中一庵。
低篷犯雨至,凭槛春波蓝。
伊人来往处,诗响沈烟潭。
至今味遗欬,水木幽香含。
青山了可揖,香火依瞿昙。
燹馀石陷壁,承平存胜谈。
何当芦雪际,月泛缘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