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希村颖生同泛西溪憩交芦庵谒樊榭祠》
《希村颖生同泛西溪憩交芦庵谒樊榭祠》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西溪窈以曲,万绿中一庵。

低篷犯雨至,凭槛春波蓝。

伊人来往处,诗响沈烟潭。

至今味遗欬,水木幽香含。

青山了可揖,香火依瞿昙。

燹馀石陷壁,承平存胜谈。

何当芦雪际,月泛缘源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的幽静与美丽,以及诗人与友人在庵中泛舟、访祠的雅趣。首句“西溪窈以曲,万绿中一庵”描绘了西溪的蜿蜒曲折和四周的绿意盎然,庵宇隐于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低篷犯雨至,凭槛春波蓝”描述了乘船进入西溪的情景,虽遇风雨,但倚靠栏杆,欣赏着碧蓝的春水波光,别有一番风味。

“伊人来往处,诗响沈烟潭”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的怀念,仿佛他们的声音在烟波潭水中回响,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至今味遗欬,水木幽香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青山了可揖,香火依瞿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面对青山时的恭敬态度,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体现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之情。“燹馀石陷壁,承平存胜谈”则通过描述战争后的遗迹,展现了和平时期的珍贵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珍惜当下之意。

最后,“何当芦雪际,月泛缘源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探索西溪之美的期待,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自花埭至羚羊峡·其四

小渚不盈掬,犹留昭谏名。

入山愁夜雨,归策喜天晴。

金粟香薰袖,瓀珉翠满罂。

嗟吾二三子,曾阅化人城。

(0)

下第出都赴汴梁呈同行胡鲁斋熊芋香

日归长策少,金尽更纡徐。

苦费中人产,高乘下泽车。

休登广武叹,聊访信陵居。

吾道瘿瓢在,酣歌且莫疏。

(0)

同乐莲裳夜话

凉宵虫响急,离绪酒肠牵。

话雨人如梦,开帘月在天。

鹤擎秋影瘦,花湿露香偏。

又下淮南叶,秋风正悄然。

(0)

访正照上人

几年伤远别,今日访吾师。

入谷闻钟早,穿林到寺迟。

燕巢新构殿,云护旧编篱。

采药归应晚,瓶花落砚池。

(0)

将客徐州同人钱别别后寄谢

劝尽离觞赋北征,难将潭水抵深情。

平生汗漫常千里,此日凄凉是独行。

啼鴂声中芳草歇,落梅风里片帆轻。

故人傥有书相慰,休袭文家贺水名。

(0)

秋风词为同年宋芷沅作

凉飙搅昼堆愁阴,燕山日瘦天为黔。

浮埃十丈塞穷巷,闭门秋老无蝉吟。

木莲始开壮士卧,匣剑冷人青霜镡。

芸华东屋呼小宋,拥膝不得披长襟。

七年京华守破壁,颇苦两脚侵风淫。

习公纵然非病蹇,那可按穴无神针。

■■薄寒中肌理,霜中傲菊谁能禁。

先生天骨合变化,古黄一出万马瘖。

并时名姓逐龙尾,许我山水听瑶琴。

世间蛩蟨互怜爱,何况星聚无商参。

众仙抗手群玉府,罡风不到蓬莱岑。

兰台词客今再见,岂复感物嗟萧森。

郧西飞沙穿战甲,英雄抚髀寒宵深。

雄耶雌耶忽长笑,作赋何足伤秋心。

玉河虹影明绿浔,城东吹笛红楼阴。

黄昏有酒斟复斟,开帘招月来青林。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