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
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
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池上送考工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创作于唐朝。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特定人物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不舍。
首句“文昌列宿徵还日”中,“文昌”指的是古代星官名,诗人借此暗示时间流逝,朋友即将离别。"徵还日"则表明了送别之时的不易与迫在眉睫的分别。
接下来的“洛浦行云放散时”描绘了一种恬静自然的景象,“洛浦”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河流,"行云放散时"则是通过水面上的浮动之物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送别的情境。
第三句“鹓鹭上天花逐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鹅鸭戏水的景象,借此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怀。这里的“花”可能指的是水面上的落叶或是波纹,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末句“无因再会白家池”,表达了对未来重聚无着落之感,"白家池"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着友情和记忆的寄托。"无因"则传递了一种无缘重逢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聚之可能性的怀疑与无奈,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乌有先生著布袍,躯长八尺胆气豪。
翩然骑鹤历九皋,笑谈霞表超蓬蒿。
骖麟翳凤列仙曹,不徐不亟帝所褒。
玉童婉娈鸾笙号,月瓢冷浴紫金膏。
北斗杓星手所操,黄流倒泻沧海涛。
安期巨枣金母桃,攫而食之侔啖芼。
腰间珌琫金错刀,剸犀执象刲鲸鳌。
下瞰八极了莫逃,秕糠扫荡轻于毛。
悬车欹侧赤焰韬,先驱负弩旋旌旄,下来两腋风萧颾。
君不闻龙井山头万株菊,寒香尽入高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