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烈妇挽辞林生皋女也绝粒殉婿其姑亦殉节者》
《叶烈妇挽辞林生皋女也绝粒殉婿其姑亦殉节者》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忠孝只凭一念愚,深闺荏弱竟捐躯。

少时礼教儿从父,辈起贞魂妇侍姑。

双节凛然宜有传,二门清绝并为儒。

从容引决原难事,多少须眉愧丈夫!

(0)
鉴赏

这首挽辞《叶烈妇挽辞》由晚清诗人陈宝琛所作,是对叶烈妇及其姑母为殉情而绝食的高尚行为的颂扬与哀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宝琛对忠孝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女性牺牲的深切同情。

首句“忠孝只凭一念愚”,开篇即点明了忠孝之道并非出于聪明或机智,而是源自内心的坚定信念和对道德原则的执着追求。这种“愚”并非愚笨,而是指在面对艰难抉择时,能够坚守本心,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

接着,“深闺荏弱竟捐躯”一句,描绘了叶烈妇身处深闺,本是柔弱女子,却最终为了爱情和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气和决心,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在面对情感与道德冲突时的复杂境遇。

“少时礼教儿从父,辈起贞魂妇侍姑”则揭示了叶烈妇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她后来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她遵循着传统的礼教,顺从父亲的意愿,但当面对真正的爱情和道德抉择时,她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勇气和忠诚。

“双节凛然宜有传,二门清绝并为儒”强调了叶烈妇及其姑母的贞洁和清高,她们的行为值得被后世传颂,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贞洁和清高的高度评价。

最后,“从容引决原难事,多少须眉愧丈夫!”表达了对叶烈妇及其姑母行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男性社会提出了质疑,指出在面对生死抉择时,许多男性可能无法达到她们的高度,从而引发了对男性角色和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挽辞通过对叶烈妇及其姑母事迹的描述,不仅赞扬了她们的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也深刻地探讨了忠孝、贞洁、性别角色以及道德选择等主题,展现了陈宝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十月朔日偶书

去年此日对清光,圣德能容一介狂。

言略施行非不遇,身虽疏外亦何妨。

(0)

某辛巳秋归自武林省先陇遂修亭宇浚溪流因思先人旧诗已随屋璧坏矣尚能记忆遂追和·其一

残生无计可荣亲,一见松楸一损神。

惟有青山知此意,晨昏长戴白云巾。

(0)

次韵程泰之酴醾

青春果作堂堂去,啼鸟唤春春不住。

明珠万颗玉为钱,欲买风光嗟已莫。

蓬山地冷花木稀,祗有寒梅已先雨。

谁遣虬枝上高架,稍觉云阴覆行路。

雨馀景物犹未佳,叶底精神不多露。

鼻观疑闻班马香,姿比何郎更风度。

平生惜春如惜别,老眼待花如待哺。

幽亭相对止三人,草草杯盘为花具。

(0)

次韵韶美送刘夷叔二诗·其一悼夷叔

蜀山高岩岩,英物世非少。

青藜卯金子,高步绝云杪。

思苦鸣辄悲,词深谊难晓。

知音有古人,纸上自倾倒。

我昔贤关游,相逢粲衣表。

东归拜言赠,箧笥至今好。

重来已鬼录,魂魄蜀天渺。

蓬山访高躅,空舍不停绕。

定寻穷孟郊,相酬类双鸟。

莫作人间来,世路转难拗。

(0)

子尚墓种柏

子尚乃如许,壮年坟已荒。

我来亲种柏,含泪待苍苍。

(0)

光武·其二

郁郁葱葱瑞气浮,南阳兵起再兴刘。

将军大敌非常勇,文叔平生本好柔。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