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陶斋宝华盦图》
《题陶斋宝华盦图》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华山碑碎剩拓本,鼎立海内如三峰。

选楼退庵各据一,苦较先后相雌雄。

中更燹劫百载近,神物隐现谁能踪?

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类来相从。

陶斋好古力能致,阮梁避席惭酸穷。

传观题识遍时彦,却炫得宝招村翁。

别来万事且休说,夜窗开匣光腾虹。

墨香纸色触已醉,字字峭过青芙蓉。

目眵神眩忽成四,险误赝鼎迷真龙。

过庭耳熟老卒觏,自诧此福天胡钟。

名书古画迭应接,三宿舍去真匆匆。

青溪绕廊蘸笔处,岳色留碧长双瞳。

(0)
鉴赏

这首诗《题陶斋宝华盦图》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幅珍贵古画的鉴赏过程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古物的深厚情感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首句“华山碑碎剩拓本”引出主题,暗示古画的珍贵与历史价值。接着“鼎立海内如三峰”运用比喻,将古画比作华山之巅的三座山峰,形象地表现了其在艺术界的地位。随后,“选楼退庵各据一”则点明了古画的多重收藏者,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与评价。

“中更燹劫百载近,神物隐现谁能踪?”两句表达了对古画历经沧桑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对真伪难辨的疑问。接下来,“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类来相从”则赞美了自然与艺术的巧妙结合,以及同类艺术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陶斋好古力能致,阮梁避席惭酸穷”通过对比陶斋与阮梁的收藏行为,突出了陶斋对古物的热爱与追求。而“传观题识遍时彦,却炫得宝招村翁”则描述了古画被广泛传阅,甚至吸引到了乡村人士的关注。

“别来万事且休说,夜窗开匣光腾虹”表达了诗人对古画的思念之情,即使时间流逝,古画的光芒依旧在心中闪耀。最后,“墨香纸色触已醉,字字峭过青芙蓉”、“目眵神眩忽成四,险误赝鼎迷真龙”、“过庭耳熟老卒觏,自诧此福天胡钟”、“名书古画迭应接,三宿舍去真匆匆”、“青溪绕廊蘸笔处,岳色留碧长双瞳”等句子,则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古画的深入鉴赏与独特感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古画的魅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画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秀才欧世英惠然见访于其还也聊以赠之

相逢十年旧,暂喜一樽同。

昔日青衫令,今为白发翁。

俟时君子守,求士有司公。

况子之才美,焉能久困穷。

(0)

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

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

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0)

端午帖子词.夫人閤五首·其一

梅黄初过雨,麦实已登秋。

避暑多佳赏,皇欢奉豫游。

(0)

题长春子自画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馀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0)

深居杂兴六首·其六

松竹封侯尚未尊,石为公辅亦云云。

清华自合论闲客,玄默何妨事静君。

鹤料免惭尸厚禄,茶功兼拟策元勋。

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拥图书卧白云。

(0)

上湖閒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

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

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

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