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

吾君忆履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sòngshàngshūyànguógōngshuòfāng
táng / zhāngjiǔlíng

zōngchénshìyǒuzhēngmiàosuànzàixiūbīng
tiānsāntáizuòréndāngwànchéng

shuònánfāngyǎnyòuzànyángjīng
chǒngcóngxiānjìnguānghuáchūhànjīng

shānchuānqínyuǎnlüèyuánzhěnhuángqíng
wèizòuxūnqínchàngréngbǎojiànmíng

wénfēngliùjùnróngpíng
shānguīyìngliúhóugōngchéng

zhōngxuánwàngrènnánxíng
shíjūnshēng

注释
宗臣:指国家的重要大臣。
事有征:事迹已有明证,即其功绩显著。
庙算:朝廷的战略决策。
休兵:停止战争,结束战事。
三台座:比喻重臣的尊贵地位,古代以三台星象征宰辅之位。
人:此处指这位重臣。
万里城:泛指广阔的边疆地区,形容其戍守范围广大。
偃革:停止战争,偃息兵戈。
河右:指黄河以西的地区。
扬旌:高举旗帜,此处指出征或军事行动。
宠锡:帝王对臣子的宠爱和赏赐。
仙禁:指皇宫,因其神圣尊贵而喻为仙界。
光华:荣耀光辉。
汉京:指汉代京城,这里借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山川:泛指地理环境,此处指边疆地区。
勤远略:积极实施深远的谋略。
原隰:平坦广阔的田野,泛指广袤的土地。
轸皇情:使皇上深深挂念。
薰琴:香薰过的琴,象征高雅的音乐。
宝剑名:在宝剑上题刻姓名,象征壮志与威武。
六郡伏:六郡之民归服,伏通“服”,意为臣服、顺从。
计日:计算日期,表示时间很短。
五戎平:平定五个戎狄部落,泛指外族敌人。
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贤臣,以能干和迅速平乱著称。
归应疾:应疾指行动迅速,此处指期望这位重臣像山甫一样迅速凯旋。
留侯:张良,汉初功臣,以智谋助刘邦建立汉朝。
功复成:期待这位重臣能像留侯一样再建奇功。
歌钟:古代乐器,用于宴会庆祝,这里代指欢庆场面。
旋可望:很快就能看到,指胜利凯旋在望。
衽席:坐席,这里代指朝廷或朝政。
岂难行:难道难以实现吗?意为安坐朝堂处理国事并非难事。
四牡:四匹公马,古代贵族出行乘坐的马车,此处代指这位重臣的车驾。
何时入:何时返回朝廷。
吾君:指皇帝。
忆履声:思念那位重臣的脚步声,表达皇帝对其深切的期盼。
翻译
重臣之事迹已有明证,朝廷的战略在于停止战争。
上天赋予他三台星的尊位,人臣则担当镇守万里边疆的重任。
北方朔方地区已停息战事,黄河以西暂时高扬军旗。
恩赐自禁中仙界般降临,荣耀光辉源自汉京。
山川间尽显他的深远谋略,广袤原隰牵动着皇上的深情。
奏响薰琴以抒怀,宝剑上题刻姓名,彰显壮志。
六郡之民闻风归服,预计数日内五族外敌即可平定。
如山甫般迅速凯旋,如留侯般再建奇功可期。
歌舞钟鼓的欢庆景象即将呈现,安坐朝堂何难实现?
四马驱动的车驾何时归来?君王正期待那熟悉的脚步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臣子在接受皇帝的命令,前往边疆地区执行重要任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君主及国家的忠诚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文学功底。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开篇即设定了严肃而庄重的基调,透露出朝廷对边疆局势的高度关注与战争准备的紧迫感。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臣子的使命提升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同时也映射出臣子肩负的重任。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这里描写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调动情况,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敏锐洞察。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这两句则是对皇帝恩泽与中央政权威望的颂扬,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愿景。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君主的深切思念和关心。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此处展示了臣子不仅在军事上忠诚,更在文化艺术上也有所追求与寄托。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对时机的精确掌控。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完成使命、获得成功的渴望。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和对于旅途不易的感慨。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结尾处,诗人以对马车归来的询问,以及对君主足迹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急切与渴望早日完成使命,返回朝廷。

总体而言,此诗语言庄重,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古代臣子的忠诚与担当,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同萧英伯登净惠寺山亭二首·其二

一径穿林麓,幽人借杖扶。

西山螺顶秀,南塔笔锋孤。

好鸟当花语,轻烟衬草铺。

登临情未足,暝色欲吞吴。

(0)

雨怀安止三首·其三

雨隔陈夫子,僧坊懒独游。

闭门谁复过,欲语已含愁。

病翼深防弹,惊鳞远避钩。

交情君勿替,松柏挺霜秋。

(0)

谢君仪寄新茶二首·其二

北苑藏和气,生成绝品茶。

岂宜分旅馆,只合在仙家。

点处成云蕊,看时变雪花。

琳琅得新句,又胜玉川誇。

(0)

和石声叔留题君仪基石亭二首·其二

因山基大石,华榜揭高亭。

畦稻翻新绿,山岚浮远青。

鸟行云际度,松籁雨馀听。

安得吴生画,为予传小屏。

(0)

亡友留君仪挽词二首·其一

信报君仪讣,将如吾道何。

交游亡玉树,涕泪泻金波。

三子先凋泯,一身缠病痾。

人生谁不死,遗恨独君多。

(0)

凤凰驿

晚泊凤凰驿,得名知谓何。

凤凰不可见,篁竹空婆娑。

四傍俱石崖,一径萦云萝。

惨惨阴欲雨,淙淙涧跳波。

驿吏指英州,两舍皆平坡。

久寒无瘴疠,虚市饶鸡鹅。

我行既已远,乐少忧常多。

过江红叶舞,度岭黄鹂歌。

时序逼衰老,羽翰惊网罗。

一夕得佳处,休焉聊独哦。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