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萧英伯登净惠寺山亭二首·其二》
《同萧英伯登净惠寺山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一径穿林麓,幽人借杖扶。

西山螺顶秀,南塔笔锋孤。

好鸟当花语,轻烟衬草铺。

登临情未足,暝色欲吞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攀登净惠寺山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一径穿林麓”,描绘了一条小径穿越茂密的树林和山脚,隐秘而幽静。接着“幽人借杖扶”,暗示了行走在这样一条小径上的可能是寻求心灵宁静之人,他们或许需要借助拐杖以保持平衡,也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西山螺顶秀,南塔笔锋孤”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西山的山峰如同螺壳般秀丽,展现出山的柔和之美;而南塔则像一支笔直的尖峰,孤独地矗立在远处,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塔的挺拔和独特。

“好鸟当花语,轻烟衬草铺”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鸟儿在花间欢唱,轻柔的烟雾在草地上铺展,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登临情未足,暝色欲吞吴”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日暮时分,天色渐暗,似乎要将吴地(泛指江南地区)吞噬,但诗人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昼夜乐

夜深记得临歧语。说花时、归来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

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

(0)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其一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0)

流民叹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證,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龙柏

花非龙香叶非柏,独窃二美誇芳蕤。

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群公莫以得地贵,竟费佳句何足思。

(0)

秋访江上友生所居

苔石半寥落,坐来生远愁。

故人应罢钓,寒叶自惊秋。

村隔平沙暝,江和暮霭流。

徘徊不能去,此处有扁舟。

(0)

北池

句漏城中菡萏池,池边台榭半空基。

频年太守多新额,异代思贤有旧碑。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