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饧小巷,挝鼓深闺,合成一片春声。
暗逗芳心,长堤隐隐车声。
二十四番风讯,满西湖、吹散歌声。
倦游也,正画楼夜雨,滴碎檐声。
又是纱窗晓霁,问惊回香梦,谁簸钱声。
燕语莺啼,中间却带鹃声。
更莫诉愁不住,怕落花、飞尽无声。
花自落,减秋千、墙里笑声。
卖饧小巷,挝鼓深闺,合成一片春声。
暗逗芳心,长堤隐隐车声。
二十四番风讯,满西湖、吹散歌声。
倦游也,正画楼夜雨,滴碎檐声。
又是纱窗晓霁,问惊回香梦,谁簸钱声。
燕语莺啼,中间却带鹃声。
更莫诉愁不住,怕落花、飞尽无声。
花自落,减秋千、墙里笑声。
这首《声声慢》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充满情感的画面,通过声音的交织,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淡淡的哀愁。
“卖饧小巷,挝鼓深闺,合成一片春声。”开篇即以市井的喧闹与闺阁的静谧对比,营造出春日特有的氛围。卖糖的小贩在巷子里叫卖,深闺中的女子轻敲着鼓点,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片春日的乐章。
“暗逗芳心,长堤隐隐车声。”随着车轮滚动的声音,似乎触动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那是一种既期待又略带羞涩的心绪。长堤上,车马缓缓行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如同心跳般清晰可闻。
“二十四番风讯,满西湖、吹散歌声。”春风拂过,带来了二十四次不同的气息,西湖上的歌声被这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散,留下的是淡淡的余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换,也隐喻了情感的流转与消逝。
“倦游也,正画楼夜雨,滴碎檐声。”游子在外漂泊已久,此刻正面对着画楼中夜雨的景象,雨滴落在屋檐上,发出破碎的声音,仿佛是游子心中破碎的梦想与情感。
“又是纱窗晓霁,问惊回香梦,谁簸钱声。”晨光初现,纱窗外的景色清新明亮,女子从香甜的梦境中醒来,耳边传来簸钱的声音,这是古代女子用来解闷的游戏声,却也勾起了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燕语莺啼,中间却带鹃声。”春天的燕子与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然而在这和谐的鸟鸣声中,偶尔夹杂着杜鹃的哀鸣,这种哀伤的旋律打破了春日的宁静,增添了几分悲凉。
“更莫诉愁不住,怕落花、飞尽无声。”面对即将到来的落花时节,词人担心那些美丽的花朵会随风飘零,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哀叹。
“花自落,减秋千、墙里笑声。”最后,花儿独自凋零,而墙内传来的秋千笑声却依旧悠扬,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生活的复杂多变。
整首词通过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侯士论推豪迈,云梦胸吞无蒂芥。
兴来和月卷玻瓈,累举十觞嫌未快。
我生不饮亦免强,涓滴入唇亦狂怪。
螳螂怒臂要当辙,大白相浮争胜败。
初期坚壁老强敌,督邮自困平原界。
鼓噪其如气已竭,偃旗弃甲投戎械。
黎明檄战示巾帼,曾未致师先瓦解。
君于伯伦当季孟,我辱无功谩宗派。
服而舍之古善政,骤胜且骄兵所戒。
济水焚舟会有时,勿卑邾小撩蜂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