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干长枝任剪裁,春成手底发根荄。
何人传得长生术,造化功奇善接胎。
短干长枝任剪裁,春成手底发根荄。
何人传得长生术,造化功奇善接胎。
此诗《续梅花百咏(其二十五)接梅》由清代诗人陶德勋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短干长枝任剪裁”,以梅花的枝干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修剪时展现出的自由与生命力。短干与长枝的对比,不仅体现了修剪技艺的高超,也寓意着自然生长与人为干预之间的和谐共存。
次句“春成手底发根荄”,将视角转向春天的生机勃发。通过“手底”这一拟人化的表达,强调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使得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梅花在修剪后,重新焕发出生机,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接下来,“何人传得长生术,造化功奇善接胎。”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关于生命延续和自然法则的思考。诗人借梅花的接枝过程,探讨了生命传承的秘密——“长生术”。这里的“长生术”并非指传统的不死之术,而是指通过人工干预,使生命得以延续和繁衍的智慧。同时,诗人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即“造化功奇善接胎”,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循环规律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谜的探索与感悟。梅花作为自然界的代表,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载体,传递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
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
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
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
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棋翻小窟势,垆拨冻醪醅。
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