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郤縠风。

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

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

(0)
注释
天下:全世界。
无双:独一无二。
将:将领。
关西:古代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
第一:最优秀的。
雄:英雄。
授符:授予符印。
黄石老:传说中的仙人。
白猿翁:传说中的剑术高手。
矫矫:威武的样子。
云长:关羽的别称。
恂恂:恭谨的样子。
郤縠风:比喻有领导风范。
小太尉:官职名,表示地位尊崇。
大梁公:对某人的尊称。
龙骧:形容像龙一样昂首前进。
虎穴:强敌的据点。
陇山:中国西部山脉。
嗣子:继承人。
雕弓:装饰华丽的弓。
翻译
世间无敌的将领,关西最为英勇的豪杰。
他从黄石老人那里接受符印,向白猿翁学习剑术。
像云长般刚毅勇猛,又如郤縠般谦恭有风度。
在家里人们称呼他为小太尉,在国家中尊称为大梁公。
他在半夜时分像龙一样出发,中原的敌穴瞬间空荡荡。
在陇山拥有十万大军,他的儿子手持雕饰的弓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作者在使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功力,以及对英雄将领形象的深刻描绘。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这两句通过强烈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太尉愬院塑造成一个无与伦比的英雄形象。将其比作独一无二的关西之勇,并且还借助了神话中的黄石老和白猿翁,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矫矫云长勇,恂恂郤縠风。"

这两句则描绘太尉愬院的英勇气质,以及他行军打仗时那种势不可挡、如同风一样的速度和力量。

"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

这里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家族称谓和国家封号的提及,更进一步地凸显了太尉愬院的地位与尊贵。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

最后两句则是对战事的描写,表现出太尉愬院在战争中的英勇和胜利,以及他麾下的军队实力和将士们的英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个英雄豪迈、威猛无敌的形象。同时,诗中对于古代文化元素的运用,如黄石老和白猿翁,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首诗是杜牧在表现力和艺术造诣上的一次成功展示。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送李唐臣调山南宪幕

潮落寒汀水欲冰,酌君何惜酒如渑。

人怜狗监知司马,我喜龙门识李膺。

爽气九秋横楚泽,先声一日到江陵。

君行自厉青云志,赤鴳终惭九万鹏。

(0)

和孟景章秋雨见寄

十日空斋风雨阴,闭门唯计作诗淫。

屋茅新补一重厚,池水又添三尺深。

爨下家童耽熟睡,灯前山鬼听哀吟。

知君剪烛方酣饮,肯信幽人独苦心。

(0)

青浮山

孤山七十布西东,水面奇形独不同。

几向崚嶒高处望,青螺浮在太湖中。

(0)

送杜洲山长刘公辅二首·其一

昭代文明治,先儒理化行。

九畴皇极建,万象泰阶平。

一德乾坤正,诸经日月明。

桂宫纷佩玦,璧水集簪缨。

丹穴生灵凤,沧溟出大鲸。

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

两地气钟秀,百年人间生。

宣尼垂笔削,文节阐家声。

孝友心无忝,忠贞石可铭。

力言扶正学,格论见深诚。

之子诸孙行,为儒命世英。

棘闱初战艺,薇省即扬名。

虎榜斯高揭,龙门忽下倾。

褐衣虽见锡,黄卷愈研精。

(0)

秋兴三首·其二

吴会雄藩实壮哉,薇垣高倚海天开。

云连楼阁笙歌市,日照湖山锦绣堆。

万国舟车通货殖,四方冠盖集英材。

悲风吹破繁华梦,鼙鼓声中半劫灰。

(0)

筑城

城复于隍四十年,荆吴忽尔举烽烟。

雄藩已设金汤固,惟婺还如铁瓮坚。

十万役夫操畚锸,三层埤堄列戈鋋。

引锥蒸土民劳止,但愿皇图际幅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