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云岫四首次伯父孝廉公韵·其二》
《登云岫四首次伯父孝廉公韵·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溟?积气抱浮提,竹坞松寮绕碧溪。

落叶满头偏打笠,偃松横涧未烦梯。

人当对景吟偏剧,梦识曾游路不迷。

角韵莫愁毫褚尽,扫林选叶代阄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的精神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句“溟?积气抱浮提”,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溟”和“积气”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神秘的气体所包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浮提”则暗指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起伏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的“竹坞松寮绕碧溪”,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自然风光。竹林与松树围绕着清澈的小溪,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的“坞”和“寮”分别指的是竹林和松树的聚集地,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中独特的生态环境。

“落叶满头偏打笠,偃松横涧未烦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登山者在山中行走的情景。落叶覆盖了行人的头顶,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自然的外衣;偃松横卧于涧边,既不需要攀登也不需要搭建梯子,展现出山中自然的便利与和谐。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人当对景吟偏剧,梦识曾游路不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仅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甚至在梦中也能回忆起曾经的游览经历,仿佛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心灵深处,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最后,“角韵莫愁毫褚尽,扫林选叶代阄题”,这两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借用“角韵”(古代音乐术语,此处泛指音乐或诗歌的韵律)和“毫褚”(毛笔和纸张,代表创作工具),表达了即使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也不必担心创作材料的匮乏。同时,通过“扫林选叶代阄题”的比喻,暗示了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的无限可能,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送菜藏主

日日秦淮送客船,江中八月雨如烟。

道逢鸿雁东南去,眼见蟾蜍四五圆。

美酒相看不成醉,黄花别后为谁妍。

貉裘已弊秋风起,我正思归种石田。

(0)

送裕上人归仪兴

行寻桂树隐,已与菊花期。

江永鱼龙夕,风高鸿雁饥。

独怜相见晚,况复欲归时。

楚雨枫林黑,劳予入梦思。

(0)

湖山八景·其四晓寺僧钟

大星煌煌小星落,城头呜呜吹画角。

机心暮夜伏不行,钟声一鸣群动作。

市人射利坐待旦,山居日晏呼不觉。

嗟嗟居人未足多,钟乎钟乎奈若何!

(0)

赋得天际舟送兵部张孟功治河

日下行人发,春晨去鹢催。

缆侵斜月解,帆向断云开。

度鸟窥诗卷,垂虹映酒杯。

寻源不可尽,奉使几时回。

(0)

中秋有感四首·其一

万里中秋月,孤斋病客心。

庭闱兼喜惧,书问隔浮沈。

地出西江永,天旋北极深。

苍茫家国意,搔首独长吟。

(0)

杂诗三首·其二

穷巷有畸人,夙夜勤古道。

敝衣适至骭,疏食恒不饱。

歌声若金石,颜色终岁好。

岂无当世念,所趋恶佻巧。

美玉不足珍,怀义以为宝。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