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复于隍四十年,荆吴忽尔举烽烟。
雄藩已设金汤固,惟婺还如铁瓮坚。
十万役夫操畚锸,三层埤堄列戈鋋。
引锥蒸土民劳止,但愿皇图际幅员。
城复于隍四十年,荆吴忽尔举烽烟。
雄藩已设金汤固,惟婺还如铁瓮坚。
十万役夫操畚锸,三层埤堄列戈鋋。
引锥蒸土民劳止,但愿皇图际幅员。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筑城》描绘了一座历经四十年沧桑后再次面临军事威胁的城市——婺州(今浙江金华)。诗人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的坚固防御(如“铁瓮坚”),展现了当地人民在危急时刻团结一致,积极投入筑城工程的场景(“十万役夫操畚锸”),表达了他们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守护(“三层埤堄列戈鋋”)。
“引锥蒸土民劳止”一句,形象地刻画了劳动者们挥汗如雨、辛勤筑城的画面,尽管辛苦,但他们只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保家卫国,确保皇朝疆域的稳固(“但愿皇图际幅员”)。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古代边防建设的艰辛,又流露出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忆儿堕地时,雷雨当初生。
骨格自岸异,岂独徵啼声。
口授五言诗,牙牙记诵清。
三岁绕地走,不假扶持行。
肃客知拱揖,辄复问姓名。
崭然露头角,见者誉聪明。
蠢婢惯提抱,相依尤有情。
泥中偶遭挞,趋救不顾身。
平时琐屑事,一一难缕陈。
岂其具夙慧,来去自有因。
只益父母悲,痛惜相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