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
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
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
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
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与友人相聚于傍晚时分,那时夕阳的余晖尚未消逝,树木依旧郁郁葱葱。石泉在谷中潺潺流出,山雨轻敲栖鸱之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漏向灯听数"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们通过水漏的声音来计算夜晚的时间,而这个过程在摇曳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缓慢。"酒因客寝迟"表明酒宴延续至深夜,客人的离开也因此被耽搁。
最后两句"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显示出诗人对这份聚会的珍惜和期待,尽管今夜未能尽兴,但仍有下一次相聚的承诺,而且那时将有更加明亮的月光陪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綵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
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