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路接天末,怪君与我违。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
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
远路接天末,怪君与我违。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
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前往遥远的蜀地(今四川一带),而诗人则留下深深不舍。开篇“远路接天末”,便是以宏大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艰难,接着“怪君与我违”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这里,“客程”指的是远行者的路程,而“千嶂”则形容山势的连绵不断,诗人通过“鸟道片云飞”的意象,传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遥远。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其中“树色”、“泉声”都极富画面感,给人以诗中有声有色的感觉。同时,这些景物也映衬出了友人的离去,更添几分愁绪。
最后,“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这里的“锦城”指的是成都一带,那里繁华如锦;“花月”则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诗人称呼友人为“才子”,表达了对其才能与品格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其不舍之情。然而,“定忘归”却显示了一种无奈,似乎在说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以留住行者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朋友远行的复杂情感。
仕宦晚益困,忽惊朝露晞。
嗟嗟命不偶,事事志多违。
直节未尝屈,英魂何所依。
有材真国器,无闷即天机。
前日犹言笑,今亡果是非。
城南春满路,空见素旌归。
遥夜不能寝,值兹节物清。
大空莹虚碧,仰观澄性情。
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
瑶琴且勿弄,谁怜希代声。
堕灶一言能破釜,魔界扫空成佛土。
钟山道场天所开,万壑千岩没华雨。
白衣居士演真谛,江汉滔滔流去乳。
自从玉髻飞上天,妙缘谁救诸有苦。
我昔南行入定林,水鸟松风能妙语。
六时天乐綵云飞,百丈寒江翠绡舞。
此地知君曾著力,雷作弹指开蛰户。
空山蕙帐盍思归,秋末晚菘行可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