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礼清凉寺,寻真似善才。
身心无所得,日月不将来。
白叠还图象,沧溟亦汎杯。
唐人亦何幸,处处觉花开。
远礼清凉寺,寻真似善才。
身心无所得,日月不将来。
白叠还图象,沧溟亦汎杯。
唐人亦何幸,处处觉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清凉寺,寻访佛法真谛的境界。诗中“远礼清凉寺,寻真似善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追求和尊崇。在“身心无所得,日月不将来”中,“身心无所得”意味着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超脱物质的境界,而“日月不将来”则是说时间在这种境界中似乎静止了,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白叠还图象,沧溟亦汎杯”这两句用白叠(即白云深处)和沧溟(即大海)的意象来比喻佛法如同广阔无垠的大海,而诗人则在其中寻找着心灵的滋润。最后,"唐人亦何幸,处处觉花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幸运感和对周围美好景象的欣赏,每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如同花朵绽放般的美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以及对佛法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