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美好景象。开篇“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两句,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居所,水阁 山斋仿佛悬于空中,四周环绕着碧绿的山林,华丽的牌匾照亮了门前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勤劳的耕作,收获了丰厚的粮食;同时也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着万卷的书籍。这些描写表明诗人不仅追求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也重视精神世界的充实。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不仅有美酒佳肴,还在自然中寻找食材,同时也在家中养殖水产,以此体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
最后,“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没有这样的生活而感到后悔之情。"林泉计"指的是隐居山林的生活规划,而"妨贤"则是古代对隐逸者的尊称,"卧直庐"意味着直接入住简陋的茅屋中生活。诗人通过这样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一纪环墙,数年赤脚,挨他寒冷如囚。
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
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
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
关西牒发我,远来东土,恣意贪求。
做天来大错,敢受绵裘。
结裹身如圌囤,招谴责、厥疾难瘳。
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真修。
风雪锢迁客,闭户紧蒙头。
一声门外剥啄,客有从予游。
直自离骚国里,行到林闾屋畔,万里入双眸。
世态随炎去,此意澹于秋。
感毕逋,怀秸鞠,咏夫不,寻师学道虽乐,吾母有离忧。
岁晚巫云峡雨,春日楚烟湘月,诗思满归舟。
来日重过我,应记火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