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童寺》
《天童寺》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昨遇天童僧,遂至天童寺。

天风塔铃语,行行度岭次。

有松万株竹万竿,到眼先识天童山。

苍龙起立高秉笏,翠凤绕护飞鸣环。

寺前潭蛟睡不醒,千年忽改山门影。

古衲强被茀林装,设教谁能分象景。

高殿广庑为稻场,户牖处处开蜂房。

枯眉时遇骆驼坐,小几独焚知见香。

见佛良易见僧难,永嘉难参一宿禅。

诸天龙象不可致,邂逅胜地空流连。

沧流浩浩无归处,维提绝纽谁龙树。

未暇盛衰论佛门,早惊溃决摧天柱。

渊明黄唐喟世更,康乐湖海怜平生。

残年欲遇寒山语,一枕松风梦国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天童寺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苍龙”、“翠凤”、“古衲”、“蜂房”等,不仅描绘了天童寺的壮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句“昨遇天童僧,遂至天童寺”,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的起因。接着,“天风塔铃语,行行度岭次”,通过风声、铃声和行进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天童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如“有松万株竹万竿”,以及“苍龙”、“翠凤”的形象,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灵性。

“寺前潭蛟睡不醒,千年忽改山门影”,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前的潭水和山门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接下来,“古衲强被茀林装,设教谁能分象景”,通过僧人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世俗世界的区别。

“高殿广庑为稻场,户牖处处开蜂房”,这两句将寺庙的建筑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现了寺庙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和谐共存的一面。最后,“枯眉时遇骆驼坐,小几独焚知见香”,通过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佛教修行的内在体验。

“见佛良易见僧难,永嘉难参一宿禅”,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指出虽然见到佛像相对容易,但真正理解和实践佛法的智慧却非易事。接下来,“诸天龙象不可致,邂逅胜地空流连”,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以及对偶然相遇的美好瞬间的珍惜。

“沧流浩浩无归处,维提绝纽谁龙树”,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未暇盛衰论佛门,早惊溃决摧天柱”,表达了对佛教传承与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可能面临的挑战的警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佛教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其二

新种龙仙叶叶长,春风吹作辟邪香。

那能白日骖鸾去,手把璚枝献紫皇。

(0)

樵溪杂咏为黄廷宾·其四

银浦流云净,清辉独映君。

夜来风露冷,仙乐下方闻。

(0)

金阊访沈嘉则旅馆

棠舟并舣越来干,庑下何人识伯鸾。

买鹤俸钱谁为借,笼鹅经卷手曾刊。

功名荏苒看双鬓,歧路奔忙误一官。

紫气东门长不断,罗浮梯阁几回看。

(0)

游茅山·其三

高蹑罡风上翠微,鸾骖相遇待晨归。

金环委地无人拾,毛节随云到处飞。

兄弟尽通仙籍少,利名真觉畏途非。

朱门九锡应无分,尘海冥冥悟息机。

(0)

送司马曾公总宪南粤·其二

典午声华际盛时,云霄玉立见奇姿。

平羌屡献西川捷,降敌重看上谷碑。

剑舄几回依北阙,简书今日重南陲。

六朝襟带江山在,莫忘登楼远寄诗。

(0)

寄嘉斋宗侯

回雁新传尺素多,登临应为忆羊何。

琴尊长日閒朱邸,书殿春风满绿萝。

白水飞龙犹故士,楚人衰凤自狂歌。

竹林闻有山公过,怜尔才情滞玉河。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