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春二十首·其七》
《生春二十首·其七》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

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0)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开始生长。
野墅:野外的村舍。
病翁:生病的老翁。
闲向日:悠闲地晒太阳。
征妇:远征军人的妻子。
懒成风:因习惯而变得懒散。
斫:砍,此处指挖地。
天虽暖:天气已经变暖。
穿区:挖掘之地。
冻未融:冻结的土还未融化。
鞭牛:用鞭子驱赶牛。
县门:县城的门。
争土:争相取土。
盖蚕丛:用来覆盖养蚕的草棚。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春天在野外村舍中悄然生长。
生病的老翁闲适地晒着太阳,远征军人的妻子也懒得梳妆打扮,风气如此。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挖地时冻土仍未完全融化。
在县城门外鞭打牛儿,人们争相取土覆盖在养蚕的草棚上。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之美的向往与期待。

接着,"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几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病翁"指的是身患疾病但心态轻松的人,而"征妇"则形象地代表了生活的重负和劳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斫筤"指的是用刀劈冰块,而"穿区"则是冰面上的裂痕。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初春温度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一句"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则描绘了一种生产生活的场景。这里的"鞭牛"是指耕田时所用的工具,而"争土盖蚕丛"则形象地展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劳作的情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生机与自然界初春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时间流逝以及自然变化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0)

吊盈盈三首·其一

烛花红死睡初醒,一枕孤怀病客情。

海上有山应大梦,人间无路可长生。

乾坤意入凭栏阔,风月人归似旧情。

汉殿香销春寂寂,夕阳无语下西城。

(0)

摊破浣溪沙/浣溪沙·其二

日转堂阴一线添。使君和气作春妍。

祗有北山轻带雪,见丰年。

残月夜来收不尽,行云早起更留连。

急剪垂杨迎秀色,到窗前。

(0)

青玉案·其一寿赵宰母二月十四

柳阴花底春将半。吹不断、祥烟散。

何处绮罗丝竹乱。

天孙星里,老人星畔,昨夜光芒现。

绿衣好把斑衣换。照新渥、金花满。

酌斗深深频祝愿。

凤池它日,莺花此景,春酒年年劝。

(0)

拨棹歌·其十九

世知吾懒懒原真,宇宙船中不管身。

烈香饮,落花茵,祖师元是个闲人。

(0)

前山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

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