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
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
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受。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这两句,是从远处观察山峰,绿色的树木覆盖其间,难以辨别山峰的具体数量。这里,“苍翠”二字生动地形容了山色之美,与“不知犹数重”相呼应,不仅描绘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则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条件下,诗人再次观察到山峰。此时,晚来的云雾给予了山峰以新的面貌,让原本不易分辨的山形变得更加清晰。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景物随着时间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通过这短短几行,读者仿佛也能与诗人一同站在那片山峦之中,体验那份超然脱俗的情怀。
登陆由来说四明,台星光处更魁星。
海滨二老尊周室,馆下诸生右汉廷。
秋赋重增人物志,春闱俱上佛名经。
一飞好趁扶摇便,咫尺西兴是北溟。
高车赴南岘,敝郊主东道。
风采喜一见,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岁寒保。
我起为君寿,善颂复善祷。
愿尽杯中物,薄言理可到。
君子贵有终,功名非必早。
朝端卿大夫,所尚贤而老。
世虑久乃周,圣门深已造。
与君誓许国,无忝于祖考。
洁如凤食竹,乐若鱼在藻。
安得长相亲,时时一绝倒。
不忘平生期,明月满怀抱。
深林澹孤芳,一洗桃李姿。
采采坡云暮,持之欲遗谁。
故人青云端,或在江海涯。
青云达者路,江海幽人期。
有如一种兰,升沈亦殊岐。
南宫香满握,谁使纫湘累。
客笑试问君,君曰数所为。
嗟予偶阅理,焚膏自童时。
功名千载芬,白首心已违。
富贵倘贻臭,不如贫贱怡。
吾生吾自断,为谢君平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