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侍郎素未相识时携酒命馔兼命诸诗客同访会稽山居》
《徐侍郎素未相识时携酒命馔兼命诸诗客同访会稽山居》全文
唐 / 秦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忽道仙翁至,幽人学拜迎。

华簪窥瓮牖,珍味代藜羹。

洗砚鱼仍戏,移樽鸟不惊。

兰亭攀叙却,会此越中营。

(0)
翻译
忽然听说仙翁到来,隐士急忙学习礼拜迎接。
他用贵重的簪子从窗户探看,珍贵的菜肴代替了粗陋的藜羹。
清洗毛笔的鱼儿还在嬉戏,移动酒杯的鸟儿也不受惊。
在兰亭相聚交谈后,我将参与这次越中的集会活动。
注释
忽:忽然。
仙翁:指有道之士或长者。
幽人:隐士。
拜迎:礼拜迎接。
华簪:贵重的簪子。
窥:偷看。
瓮牖:破旧的窗户。
藜羹:粗陋的饭菜。
洗砚:清洗毛笔。
鱼仍戏:鱼儿依旧游动玩耍。
移樽:移动酒杯。
鸟不惊:鸟儿不受惊扰。
兰亭:著名的书法圣地。
攀叙:相聚交谈。
越中营:越地的集会或聚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场景。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好和人情暖意的深切感受。

"忽道仙翁至,幽人学拜迎":这里的“仙翁”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气质不凡的人物,可能是一位隐逸的老者或者是诗人的尊称。他的到来,如同天降甘露,给这次聚会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幽人"则是指诗人自己,或是与他一样有着共同爱好和追求的人。他们对这位仙翁的拜迎,不仅是一种礼节,更蕴含着对智慧和美德的崇敬。

"华簪窥瓮牖,珍味代藜羹":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华簪”、“瓮牖”等意象来描绘宴席上的奢侈与精致。"华簪"指的是装饰华美的筷子,而"窥瓮牖"则是透过精致的窗棂看到内室的情景,显示出主人对待客人的细心和尊重。"珍味代藜羹"意味着宴席上的菜肴不仅丰盛,而且每一道都是用心挑选,用以取代平日的普通饮食。

"洗砚鱼仍戏,移樽鸟不惊":这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和谐。"洗砚"指的是清洗文房用的砚台,这个动作常伴随着水声,而"鱼仍戏"则显示出即便是在这样微小的声音中,鱼儿也不惊慌,依旧嬉戏于水中。同样,"移樽鸟不惊"也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举止轻柔,不至于惊扰到周围的生物。

"兰亭攀叙却,会此越中营":"兰亭"常指文人雅集之地,这里可能是指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攀叙"则意味着诗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交流思想和情感,而"会此越中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在越地(今浙江一带)的军营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次文人雅集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间真挚情感的赞美。

作者介绍

秦系
朝代:唐

秦系[唐]约唐玄宗开元八年至宪宗元和五年间在世(即约公元七二o午至八一o年间在世)字公绪,越州会稽人。年八十余岁。系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其二

仙术有无终未知,眼看白发乱如丝。

何时得接浮丘袂,沧海横飞万馀里。

(0)

鄜州怀聂之美

何言内外家,忧患两如麻。

别泪行三岁,思心各一涯。

海边昏雾雨,塞外惨风沙。

安得云飞术,乘空去不遐。

(0)

读汉武帝纪

方士陈仙术,飘飘意不疑。

云浮仲山鼎,风降寿宫祠。

上药行当就,殊庭庶可期。

蓬莱何日返,五利不吾欺。

(0)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念昔琼林赐宴归,綵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

桂林衰朽何须恨,幸有新枝续旧枝。

(0)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四萱草

叶濯宿露翠,花迎朝日黄。

昔谁封殖此,俨列侍高堂。

达士隐于吏,孰为行与藏。

逍遥玩永日,自无忧可忘。

(0)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