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株桃李怨春华,九畹芳兰也自嗟。
水部向来心性别,只拈霜管赋梅花。
千株桃李怨春华,九畹芳兰也自嗟。
水部向来心性别,只拈霜管赋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李与芳兰对春华的怨艾之情,以及诗人王世贞对于这种情感的独特见解。首句“千株桃李怨春华”以夸张的手法,将桃李的怨艾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千株桃李都在为春华的短暂而哀叹。次句“九畹芳兰也自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即便是高洁的芳兰,也无法摆脱对春华逝去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桃李与芳兰的不同表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对于季节更替的共同感受。
后两句“水部向来心性别,只拈霜管赋梅花”则转而探讨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创作态度。这里提到的“水部”,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以擅长描写梅花著称,因此被后人称为“水部”。王世贞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不同于韩愈,不会仅仅因为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赋予其过多的悲情色彩。相反,他选择以“霜管”为笔,可能寓意着他在创作时更加注重自然界的客观描述,或是表达出一种更为冷静、超然的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变迁。通过这样的构思,王世贞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
烈士由来不徇名,西南万里不留行。
熊罴训整屯千计,尊俎雍容镇百城。
阃外使华新报聘,山西家法旧论兵。
封侯富贵须由命,请访沈冥卖卜生。
春风猎猎卷双旌,太守开樽上子城。
地僻养成山水趣,民和流入管弦声。
林花远近参差发,野景朝昏次第生。
引领英游归未得,东溪遗恨几时平。
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
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
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
浩荡横深沟,逶迤环覆杯。
古人去我远,万事随尘埃。
赤穴何渺茫,青山但崔嵬。
闻名不知实,此意空悠哉。
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
苟能厌耳目,未免劳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