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雪初成玉石灰,冒寒拥腋上层台。
那嗟晚景催人老,且喜新春入手来。
戢戢庭萱芽始迸,娟娟池柳眼先开。
却□疏骋南湖辙,坐想高谈肠九回。
浅雪初成玉石灰,冒寒拥腋上层台。
那嗟晚景催人老,且喜新春入手来。
戢戢庭萱芽始迸,娟娟池柳眼先开。
却□疏骋南湖辙,坐想高谈肠九回。
这首诗描绘了初雪覆盖大地,万物蒙上一层洁白,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面对着这冬日的景象,内心既有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也有对新春即将来临的喜悦之情。庭院中的萱草开始萌芽,池塘边的柳树嫩叶初绽,这些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与期待。
“浅雪初成玉石灰”,以雪比作玉石,既形象地描绘了雪的洁白无瑕,也暗示了雪后世界的纯净与宁静。“冒寒拥腋上层台”,在寒冷中,诗人依然选择登高望远,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那嗟晚景催人老,且喜新春入手来”,晚景虽让人感伤,但新春的到来又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诗人在这矛盾的情感中找到了平衡。“戢戢庭萱芽始迸,娟娟池柳眼先开”,萱草与柳树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春天的临近,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暖意。“却□疏骋南湖辙,坐想高谈肠九回”,诗人想象自己在南湖游历的情景,通过内心的对话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