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红树万山秋,蹑蹬攀萝径转幽。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名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
千载废兴真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碧云红树万山秋,蹑蹬攀萝径转幽。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名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
千载废兴真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这首宋诗《护国寺》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寺庙的静谧景象。首句“碧云红树万山秋”,以丰富的色彩勾勒出秋意浓厚的山景,碧绿的云彩与红叶映衬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展现出秋日的斑斓。接下来的“蹑蹬攀萝径转幽”描绘了诗人沿着蜿蜒小路攀登,藤萝缠绕,环境愈发显得清幽深邃。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傍晚时分的寂静,夕阳余晖洒在荒凉的岩石间,而寺庙前的小溪流水声清晰可闻,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追忆往昔,“萧梁赐额名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护国寺虽历经沧桑,但其名称和碑文依然可见,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最后,“千载废兴真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以感慨收尾,诗人感叹千年间的兴衰如梦似幻,而在青灯照耀下的夜雨中,思绪飘渺,不禁引发无尽的遐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护国寺的历史沉淀和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