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金线。记此地、经过百遍。
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
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
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
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
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
寻春须早,莫待百花齐绽。
绿杨金线。记此地、经过百遍。
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
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
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
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
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
寻春须早,莫待百花齐绽。
这首《薄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游船的生动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绿杨金线”开篇,以绿柳与金色丝线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着,“记此地、经过百遍”,点明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与喜爱,通过反复的游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这一句将时间与地点巧妙结合,仿佛读者能感受到月光下水仙祠后的静谧与游船轻轻转动的和谐。诗人通过“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游船内装饰的精致与雅致,以及桃花扇的轻盈与美丽。
“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红衣女子与绿叶相衬,莺歌蝶舞,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檀板之声,节奏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水面上升起的烟雾,冲散了周围的喧嚣,带来宁静与欢笑。鼓声远去,似乎带走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留下的是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再次相遇的渴望与无奈。尽管心情已变,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却难以忘怀。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