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帘钩》
《帘钩》全文
清 / 鲍之芬   形式: 古风

眉痕掩映雾绡空,曳影抛烟近绮丛。

一角斜牵犀划水,半规疑堕月留弓。

莫惊鱼钥伤春后,镇锁虾须病酒中。

谁见杏花栏槛里,徘徊欲上怯东风。

分明擘破玉连环,钗股还敲玳瑁弯。

有意参差邀半面,无心舒卷任双鬟。

空闺似掷流黄速,隔院频窥屈戌閒。

不锁芳春偏锁恨,一声惊恐隔蓬山。

(0)
鉴赏

这首清代鲍之芬的《帘钩》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深的闺阁画面。首句“眉痕掩映雾绡空”,以女子的黛眉比喻帘钩,暗示其隐藏在轻薄如雾的纱幕后,显得朦胧而神秘。次句“曳影抛烟近绮丛”进一步描绘了帘钩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烟雾缭绕的绮丽花丛中穿梭。

“一角斜牵犀划水,半规疑堕月留弓”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帘钩比作犀牛角划过水面,或弯月留在弓弦上的形状,形象地展现了帘钩的曲线美和动态感。接下来,“莫惊鱼钥伤春后,镇锁虾须病酒中”则借鱼钥和虾须的意象,表达了帘钩在春日和醉酒中的静默守护。

“谁见杏花栏槛里,徘徊欲上怯东风”以杏花和春风为背景,写出帘钩在杏花盛开的季节里,女子犹豫不决,怕被春风掀起的心情。最后一联“分明擘破玉连环,钗股还敲玳瑁弯”则通过比喻,形容帘钩的精致与复杂,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帘钩的细致描绘,寓言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春光的向往,又有对未知的恐惧,以及深深的孤独与哀愁。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和比喻,使得帘钩这一寻常物件充满了丰富的意蕴。

作者介绍

鲍之芬
朝代:清

鲍之芬,字药缤,一字浣云,丹徒人。诸生鲍皋女,户部郎中之钟妹,徐某室。与姊之蕙、之兰并工吟咏。
猜你喜欢

水栀子

一痕春寄小峰蛮,薝卜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0)

归乡

穷巷归来已白头,结茅何必榜休休。

好山当户碧云晚,明月满溪寒苇秋。

诗社纵添新句法,醉乡难觅旧交游。

平生幸自无机械,一棹夷由去狎鸥。

(0)

自鹅城乘舟至河源风雨日作江流湍激以寸步进感叹有作

榜舟溯回溪,夏潦适川涨。

惊湍激怒澜,怪石立异状。

篙师巧为计,巨细施石上。

噪呼集众力,进寸退寻丈。

峥嵘三数峰,竟日不离望。

乃知势不便,智力未足仗。

我行极江海,幸免鱼腹葬。

书生妙言辞,过谓神所相。

及兹困沟渎,更觉水石壮。

翻思泛沧溟,千里才一饷。

岂惟小中州,端欲簉昆阆。

斯游不可忘,临风默惆怅。

(0)

江行即事八首·其一

千里江山图画中,峤南浙右岂殊风。

烟浮岚彩重重碧,日染波光洒洒红。

蚁酿蟹螯情不浅,笔床茶灶兴相同。

扁舟入手吾何事,归去梁溪作钓翁。

(0)

即事

落日投林去,低云贴水飞。

江翻半嶂倒,帆健一风肥。

酒重倾蛮榼,歌清绕妓衣。

城南多胜事,何必阆中稀。

(0)

吕洞宾

捻土为香事有因,世间宜假在宜真。

洞宾却识林灵素,灵素何尝识洞宾。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