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画中,峤南浙右岂殊风。
烟浮岚彩重重碧,日染波光洒洒红。
蚁酿蟹螯情不浅,笔床茶灶兴相同。
扁舟入手吾何事,归去梁溪作钓翁。
千里江山图画中,峤南浙右岂殊风。
烟浮岚彩重重碧,日染波光洒洒红。
蚁酿蟹螯情不浅,笔床茶灶兴相同。
扁舟入手吾何事,归去梁溪作钓翁。
此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千里江山的壮丽画卷。首句“千里江山图画中”,开篇即以“图画”二字,将江山之美比作画中景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峤南浙右岂殊风”一句,点明了所行之地跨越了岭南与江南,但无论是气候还是风俗,都别具特色,引人遐想。
“烟浮岚彩重重碧,日染波光洒洒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景色。烟雾缭绕,山岚翠绿,日光照耀下,江水泛起层层红光,色彩斑斓,生动地展现了江面上的光影变化和自然之美。
“蚁酿蟹螯情不浅,笔床茶灶兴相同”则转而描写江边的生活场景,蚂蚁酿造、螃蟹为食,与文人雅士的笔床茶灶生活情趣相映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扁舟入手吾何事,归去梁溪作钓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像渔翁一样,驾着小船在江上垂钓,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与自然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知章骑马似乘船。落井眼花圆。
汝阳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鲸吸长川。
潇洒宗之,皎如玉树,举盏望青天。
长斋苏晋爱逃禅,李白富诗篇。
三杯草圣传张旭,更焦遂、五斗惊筵。
一笑相逢,衔杯乐圣,同是饮中仙。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
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
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
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
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濛胡舞塞。
旧来寝处穹庐中,今乃燕坐阿房宫。
犹嫌北方地寒苦,又欲南向观华风。
汴都我宋兴王宅,二百年来立宗祏。
一朝飞瓦下云端,尽毁前模变新饰。
故老恸哭壮士欢,吾宁忍死不忍观。
只恐金碧涂未乾,死胡溅血川原丹。
群儿拍手歌相和,此地宁容犬羊涴。
旄头夜落五云开,还与吾皇泰微坐。
访梅江路远,喜春在、剑川湄。
正雁碛云深,渔村笛晚,茸帽斜敧。
旧游不堪回首,更文园、多病减腰围。
惟有秋娘声价,风流仍似前时。依稀壁粉旧曾题。
烟草半凄迷。叹单父台荒,黄公垆寂,难觅佳期。
谁家歌楼催雪,遣夜来、风雨紧些儿。
醉后唾壶敲缺,龙光摇动晴漪。
苍藓沿阶,冷萤粘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
澹暮色,倍觉园林清润。
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
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牵引。
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
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