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洞宾》
《吕洞宾》全文
宋 / 林灵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捻土为香事有因,世间宜假在宜真。

洞宾却识林灵素,灵素何尝识洞宾。

(0)
鉴赏

这首诗以道家文化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道家传说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吕洞宾和林灵素,来探讨真假与认知之间的深刻哲理。

首句“捻土为香事有因”,以“捻土为香”这一行为作为引子,暗喻通过努力与创造,可以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存在。这里的“因”既指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也隐含着人为的努力与智慧。这句话强调了事物价值的生成过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创造精神。

次句“世间宜假在宜真”,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真假的认知态度。在世间万物中,既有真实的本质,也有表面的虚幻。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世界时,既要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也要理解到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它倡导了一种既不盲目相信表面现象,也不完全否定一切的理性思考方式。

后两句“洞宾却识林灵素,灵素何尝识洞宾”,通过引用道家传说中的两位仙人,吕洞宾与林灵素,来探讨认知与理解的相对性。吕洞宾与林灵素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不同视角下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差异。这句话暗示了即使两个看似熟悉的人物,也可能因为各自的经历、立场或认知框架的不同,而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与行为。它提醒读者,在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谦逊与开放的态度,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并尊重他人的独特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寓言手法,探讨了认知、真实与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鼓励读者在面对世界的多样性时,保持好奇心、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以更全面和深入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

作者介绍

林灵素
朝代:宋

宋温州人,字通叟。少学佛,后去为道士。徽宗访方士,被召见,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徒众达二万人,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欲尽废佛教。后加号玄妙先生。在京四年,恣横不悛。后贬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
猜你喜欢

寄题僧院庭竹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趺。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0)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

金锡锵然款蠹关,云膏浓渚对跳峦。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烟篁一两竿。

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

池轩夜静且留宿,往往自将秋籁弹。

(0)

和西湖霁上人寄然社师

竹下经房号白莲,社师高行出人天。

一斋巾拂晨钟次,数礼香灯夜像前。

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西湖旧侣因吟寄,忆著深峰万万年。

(0)

妇女之孝二十首·其一辟司徒妻

君父今安在,谆谆免矣乎。

可怜齐女子,不问辟司徒。

(0)

诗一首

当年同试大明宫,文字虽同命不同。

我作尉时君作相,东皇元没两般风。

(0)

题识山楼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