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江已西上,平囿复南望。
魂魂昆崙气,熊熊下都光。
英招奋羽翰,四海周翱翔。
倏忽至峚土,宁有道路长。
弥节清淫流,戏玩若水芳。
铭迹纪功德,恨不及周王。
槐江已西上,平囿复南望。
魂魂昆崙气,熊熊下都光。
英招奋羽翰,四海周翱翔。
倏忽至峚土,宁有道路长。
弥节清淫流,戏玩若水芳。
铭迹纪功德,恨不及周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模仿陶渊明的风格所作的《读山海经》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十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旅行与探索,从槐江之西开始,向平囿之南眺望,仿佛穿越了昆仑山脉,感受到了来自昆仑的灵气,以及京城的光辉。诗人还提到英招,这在古代神话中是凤凰的一种,象征着飞翔与自由。
接着,诗中描述了诗人似乎瞬间到达了峚土之地,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诗人通过“弥节清淫流,戏玩若水芳”这两句,描绘了在清澈的水流边嬉戏,仿佛沉浸在水的芳香之中,享受着自然的乐趣。最后,“铭迹纪功德,恨不及周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功绩的铭记与对古代帝王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遗憾,感叹自己未能亲眼见证或亲历那样的辉煌时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远方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体现了黄省曾作为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一径入幽谷,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
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
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
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
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时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