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何崎岖,落日江水黄。
举头见浔州,孤城倚高岗。
萧条市衢静,莽莽篱落荒。
山田废不耕,四野多豺狼。
边臣劳辑柔,寇盗蔑纪纲。
感事增唏嘘,悄悄情内伤。
两岸击刁斗,竟夕严堤防。
喧声不能寐,起视明星光。
曈曈晓色动,山鸟鸣且翔。
扬舲复前征,望望关山长。
畏途何崎岖,落日江水黄。
举头见浔州,孤城倚高岗。
萧条市衢静,莽莽篱落荒。
山田废不耕,四野多豺狼。
边臣劳辑柔,寇盗蔑纪纲。
感事增唏嘘,悄悄情内伤。
两岸击刁斗,竟夕严堤防。
喧声不能寐,起视明星光。
曈曈晓色动,山鸟鸣且翔。
扬舲复前征,望望关山长。
这首诗描绘了浔州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疆氛围与深沉的情感。首句“畏途何崎岖,落日江水黄”以“畏途”开篇,点明了道路的险峻与环境的恶劣,而“落日江水黄”则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艰苦。
接着,“举头见浔州,孤城倚高岗”描绘了浔州的地理位置,一座孤城坐落在高岗之上,既突出了城市的独立与坚韧,也映射出边疆之地的孤立无援。接下来的“萧条市衢静,莽莽篱落荒”,通过市井的寂静和篱笆的荒芜,进一步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人烟稀少。
“山田废不耕,四野多豺狼”则揭示了边疆地区农业生产困难,野兽横行的现实状况,反映了边疆治理的挑战与艰难。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民生的关注。
“边臣劳辑柔,寇盗蔑纪纲”指出边疆官员在安抚与防御之间的劳苦,以及面对盗贼时纪律松弛的问题,体现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
“感事增唏嘘,悄悄情内伤”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现状的深切感慨与内心的忧伤,流露出对边疆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
最后,“两岸击刁斗,竟夕严堤防。喧声不能寐,起视明星光。曈曈晓色动,山鸟鸣且翔。扬舲复前征,望望关山长。”描绘了夜晚边防哨兵巡逻的情景,以及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边疆军民的警觉与坚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继续前行的决心与对远方边关的眺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国家边防事业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治理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边防事业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