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青衫锁翠霏,寥阳金阙隐玄扉。
幡幢影动群仙下,星斗坛空独鹤归。
高阁云深分树色,修廊雨过湿苔衣。
壁间若问双龙迹,化作天池宝剑飞。
古柏青衫锁翠霏,寥阳金阙隐玄扉。
幡幢影动群仙下,星斗坛空独鹤归。
高阁云深分树色,修廊雨过湿苔衣。
壁间若问双龙迹,化作天池宝剑飞。
这首元代诗人卞思义的《毗陵玄妙观》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道观景象。诗中以“古柏青衫锁翠霏”开篇,将古柏比作青衫,生动地展现了古柏苍翠欲滴的景象,同时“锁翠霏”三字巧妙地描绘了古柏周围弥漫着的轻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寥阳金阙隐玄扉”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道观比作金阙,暗示其神圣与尊贵,而“隐玄扉”则进一步强调了道观的隐秘与超凡脱俗。接下来的“幡幢影动群仙下,星斗坛空独鹤归”,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道观内仙气缭绕、鹤鸣星斗的景象,仿佛群仙在此聚会,又有一鹤独自归去,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层次感。
“高阁云深分树色,修廊雨过湿苔衣”两句,继续深化了道观的环境描写,高阁之上云雾缭绕,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修长的走廊在雨后显得更加湿润,苔藓覆盖,更添了几分古朴与自然之美。最后,“壁间若问双龙迹,化作天池宝剑飞”以双龙的传说作为结尾,既增添了神话色彩,也寓意着道观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力量,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毗陵玄妙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道观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浓厚的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秋夜灯青,窸窣作响,先生拔剑而怒。
鼠辈来前,复何敢尔,尔罪诚难悉数。
蛇蝮犹堪耐,不耐汝曹伛偻。
每到更深,触翻杯沥,动摇屏柱。书籍纵横遭点污。
挦扯到、五车六库。
穴内乘车,蜜中渍矢,变幻难凭据。
饮河归休浪喜,高堂下、狱词先具。
速付欧刀,便豳风、也思熏汝。
最无聊赖,又西风吹到,隋皇宫阙。
明月桥边烟景换,依旧玉箫凄咽。
绿水全昏,黄花早瘦,往事凭谁说。
江山如画,恰逢愁卧时节。
安得桓石虔来,为驱疟鬼,放我眉梢绝。
更把杜陵奇险句,高咏子璋热血。
仆病何妨,人言可憎,笑汝揶揄物。
曼声狂啸,碧云片片都裂。
易识君家,不须向、长街夹毂。
闲相过、主人不在,满园空绿。
蝴蝶轻狂金井畔,樱桃开落银屏曲。
陇山鹦、不省客来游,春眠熟。沦落恨,飞红浴。
繁华梦,邮亭宿。记筵开太守,一群香玉。
今日鍊师新入道,当时才子曾贻墨。
雨濛濛、燕子上空梁,将泥蹴。
群从凋零,怅家世、空馀双戟。
算唯汝、过都历块,龙文虎脊。
我别西溪刚十载,数椽聊赁街东宅。
有压栏、先世一枝红,君堪摘。林下酒,床头易。
吾与汝,交相惜。笑我今衰矣,子应努力。
王谢门风终自在,纷纷程李钱宁直。
向渭阳、诗里说邹阳,悲畴昔。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
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
依稀记得,宵来微雨,曾撼金铃。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
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
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
画楼深巷,卖花声到,才响还停。
色夺柴磁,形摹腰鼓,惯贮狸奴鱼饭。
官样分明,溯靖康年远。
恁时伴、小石戎葵,对捕雀,画图悽惋。
倩勾留、傍舍乌圆,几度暗偷眼。
宫娃弄,尽消闲,想敲取钗凤,绛唇低唤。
飘流江左,甚千缗难换。
笑吴侬、聘得吴监,空费尽、吟窗笺管。
莫谩夸、汉苑秦台,玉环金碗。